血常规,作为医学诊断中的常规检查项目,在临床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通过分析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成分的数量、形态和比例,能够揭示出人体多项重要的生理指标,为医生提供关于患者健康状况的宝贵线索,从而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贫血、血液系统疾病等,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一、红细胞相关指标与贫血
红细胞负责运输氧气,血红蛋白则携带氧气。当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范围时,就表明存在贫血。贫血是血常规检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不同类型的贫血在血常规指标上有着不同的表现。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之一,患者血常规检查会显示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下降,同时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也会减小。这是由于体内铁元素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进而影响红细胞的生成和功能。巨幼细胞贫血则表现为红细胞平均体积增大,这是因为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影响了红细胞的成熟过程。地中海贫血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其血常规特点为红细胞形态异常,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且红细胞分布宽度增大。
通过血常规对贫血的初步判断,医生可以进一步指导患者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贫血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会建议补充铁剂、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对于巨幼细胞贫血患者,则会补充叶酸、维生素B12等。
二、白细胞数量与分类和感染、炎症
白细胞是人体抵御病菌的重要防线,当身体遭受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入侵时,白细胞数量和分类会发生变化,血常规检查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这些变化。
细菌感染通常会使白细胞总数升高,其中中性粒细胞比例也会相应增加。例如,当患者患有扁桃体炎、肺炎或阑尾炎等疾病时,血常规检查会发现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比也显著增加。这是因为中性粒细胞是机体抵抗细菌感染的主要细胞,在细菌感染时,骨髓会加速生成中性粒细胞并释放到血液中,以应对病原体的入侵。
病毒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可能正常或降低,但淋巴细胞比例会升高。例如,在感冒初期,患者的血常规可能会提示白细胞正常或低于正常,淋巴细胞高于正常,单核细胞也可能出现相应增加。这是因为淋巴细胞在病毒感染中发挥着重要的免疫作用,病毒感染会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和活化,导致其在血液中的比例升高。
此外,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等指标还可以反映炎症程度,有助于诊断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疾病、炎症性肠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白细胞数量增多,并伴随C反应蛋白的升高。
三、血小板计数与凝血功能障碍
血小板在凝血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人体的凝血功能,血常规检查中的血小板计数对于评估凝血功能至关重要。
血小板减少可能引发凝血功能障碍,导致身体容易出血,如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常见的导致血小板减少的疾病有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在急性白血病中,白血病细胞在骨髓中大量增殖,抑制了正常血小板的生成;再生障碍性贫血则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
血小板数量增多,又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等疾病会导致血小板计数异常升高。这些疾病会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并发症。
四、异常细胞与血液系统疾病
通过血常规还可以观察到异常细胞,如原始细胞或幼稚细胞的出现,这可能提示着白血病等严重血液病。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出现异常增殖,导致造血功能发生障碍。在血常规检查中,白血病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异常增多或减少,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也可能受到影响。例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血常规可能会显示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且以原始淋巴细胞和幼稚淋巴细胞为主;同时,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会明显减少,导致患者出现贫血、出血等症状。
除了白血病,血常规的异常有时还可以提示身体其他器官的问题。例如,肝病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减少,这可能与肝病导致的脾功能亢进有关。脾功能亢进时,脾脏会过度破坏血液中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导致其数量减少。
五、血常规检查的意义与注意事项
血常规检查是一种快速、简便且经济的诊断手段,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关于患者健康状况的多方面信息,是疾病预防和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血常规检查并不能直接确诊疾病,通常只能明确是否存在感染、有无贫血等,如果要确诊疾病,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才可以。
在进行血常规检查前,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患者了解。检查前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免影响血液中的成分。检查前一天晚上,保持正常的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或饮酒,特别是避免高脂、高糖的食物。如果单独进行血常规检查,一般不需要空腹;但如果还需要进行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等项目,通常在采血前需要空腹。
六、结语
血常规检查能够“揪出”多种身体隐患,为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重视血常规检查,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维护身体健康。
(崔亚飞 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