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运动损伤后别急着热敷!正确康复流程来“救场”

2024-09-06 18:0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运动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方式,但运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小意外,导致运动损伤。很多人在受伤后第一反应就是热敷,认为这样可以缓解疼痛、促进恢复。然而,这种做法在很多情况下是错误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运动损伤后别急着热敷!正确的康复流程是这样的》的科普世界,了解运动损伤后的正确康复流程。

一、运动损伤的常见类型

运动损伤主要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急性损伤通常是由于突然的外力作用,如扭伤、拉伤、挫伤等,常见于运动中的意外碰撞或不当姿势。慢性损伤则是由于长期的过度使用或不良姿势,导致身体某部位的疲劳性损伤,如跑步膝、网球肘等。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损伤,正确的处理方法都至关重要。

二、为什么受伤后不能立即热敷

热敷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缓解疼痛,但在运动损伤的初期,热敷可能会加重炎症和肿胀。当身体受到损伤时,局部组织会产生炎症反应,血管扩张以增加血流,帮助清除损伤组织并运送修复细胞。此时热敷会进一步促进血管扩张,导致更多的血液流向受伤部位,从而加重肿胀和疼痛。这就好比在伤口上“火上浇油”,反而不利于恢复。

三、运动损伤后的正确康复流程

(一)RICE原则

运动损伤后的黄金24-48小时内,应遵循RICE原则,即休息(Rest)、冰敷(Ice)、加压包扎(Compression)和抬高(Elevation)。

-休息(Rest):停止受伤部位的活动,避免进一步加重损伤。这就好比给受伤的部位按下“暂停键”,让它有时间恢复。

-冰敷(Ice):在受伤部位敷上冰袋或冷敷包,每次15-20分钟,每隔1-2小时重复一次。冰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血流,减轻肿胀和疼痛。这就像给受伤部位“降降温”,缓解炎症反应。

-加压包扎(Compression):用弹性绷带对受伤部位进行适度加压包扎,但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加压包扎可以限制肿胀,提供额外的支撑。这就好比给受伤部位“穿上紧身衣”,让它更加稳定。

-抬高(Elevation):将受伤部位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有助于减少肿胀。这就像让受伤部位“坐上电梯”,减少血液在受伤部位的积聚。

(二)中期康复

在急性期过后,可以逐渐开始中期康复。此时可以适当进行一些温和的活动,如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肉力量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可以帮助恢复关节的灵活性,避免僵硬;肌肉力量训练则可以增强肌肉力量,为后续的运动提供支持。这就好比在受伤部位“搭建桥梁”,帮助它逐渐恢复正常功能。

(三)后期康复

后期康复的重点是恢复运动能力和预防再次损伤。可以进行一些功能性训练,如平衡训练、协调训练和运动专项训练。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运动模式,提高运动表现。同时,要注意加强受伤部位的保护,避免过度使用。这就好比在受伤部位“加固城墙”,让它更加坚固。

四、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训练:康复过程中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训练导致再次受伤。这就好比在康复的道路上“慢慢走”,不要急于求成。

-保持积极心态:康复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患者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恢复健康。这就好比在黑暗中“点亮一盏灯”,给自己带来希望。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复查,了解恢复情况,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康复计划。这就好比在康复的道路上“导航”,确保方向正确。

五、结语

运动损伤虽然让人烦恼,但只要遵循正确的康复流程,就能加速恢复,避免不必要的痛苦。记住,受伤后不要急着热敷,而是要遵循RICE原则,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让我们一起用正确的康复流程为运动损伤“救场”,让受伤的部位尽快恢复健康,重新回归运动的怀抱。

(张晓燕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康复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