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积食发烧别急着吃药!中医3招退热快准狠

2025-04-15 18:0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积食发烧,中医上又称为“食积发热”,是由于饮食不当,特别是过度进食或食用难以消化的食物,导致食物停滞在胃肠道内,进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其中包括发热。面对这种情况,许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可能是立即给孩子服用退烧药。然而,在中医看来,通过一些自然疗法调理脾胃,往往能更有效地缓解积食发烧的症状。以下介绍中医三招,帮助快速、准确地缓解积食发烧。

一、消食导滞,源头治理

1. 山楂麦芽饮

山楂和麦芽是中医常用的消食药材。山楂味酸甘,性微温,能消食化积,行气散瘀;麦芽味甘,性平,归脾、胃经,具有消食健胃、回乳消胀的功效。将山楂与麦芽按一定比例(如山楂10克,麦芽15克)煎水饮用,可以有效促进食物消化,缓解食积引起的发热。

2. 萝卜汤

白萝卜具有消食、下气、化痰的功效,特别适用于食积引起的腹胀、发热等症状。将白萝卜切片或切块,加入适量清水煮汤,可适量加入少许生姜片以增强温中散寒的效果。萝卜汤不仅易于消化,还能帮助排出体内积滞的食物,减轻胃肠道负担。

二、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1. 推拿按摩

中医推拿对于积食发烧有良好的调理作用。家长可以通过轻柔的推拿手法,如揉腹、摩脐、推背等,帮助孩子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进胃肠道蠕动,加速食物消化。揉腹时,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腹部,每次约5-10分钟;摩脐则是用手掌轻轻摩擦肚脐周围,以温热为度;推背则沿脊柱两侧从上往下轻推,有助于调和全身气血。

2. 艾灸疗法

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燃烧艾叶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温热刺激,以达到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的目的。对于积食发烧,可以选择艾灸中脘、神阙(肚脐)、足三里等穴位。艾灸时需注意控制火候,避免烫伤皮肤,同时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

三、调整饮食,养护脾胃

1. 清淡饮食

积食发烧期间,孩子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油腻、辛辣、生冷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可以选择粥、面条、蔬菜汤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既易于消化,又能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和营养。

2. 适量饮水

发热会导致体内水分大量流失,因此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对于缓解积食发烧至关重要。家长应鼓励孩子适量饮水,可以选择温开水、淡盐水或淡糖水等,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冷饮,以免刺激胃肠道。

3. 食疗调理

在恢复期,家长可以通过食疗进一步调理孩子的脾胃。如山药粥、小米粥、南瓜粥等,这些食物都具有健脾养胃的功效,有助于恢复胃肠道功能。同时,适量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芹菜、菠菜等,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出体内积滞的食物。

注意事项

在采取上述中医方法调理积食发烧时,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如发热持续不退、体温过高或出现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中医调理需因人而异,家长在给孩子使用中药或推拿按摩等方法前,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医师的意见。

积食发烧的根源在于饮食不当,因此家长应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过度食用零食等不良行为。

结语

积食发烧是儿童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通过中医的消食导滞、疏通经络、调整饮食等方法,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家长在面对孩子积食发烧时,不必急于给孩子服用退烧药,而是可以尝试上述中医方法,帮助孩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是预防积食发烧的关键。记住,中医调理需耐心和细心,家长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耐心,共同度过这段不适的时光。

 

(陈晓 南阳市宛城区妇幼保健院 儿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