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老年人总腹胀?可能不只是“吃多了”,这5个常见原因要警惕

2025-05-08 13:2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很多人觉得老年人腹胀是“消化不好”或“吃多了”,但反复腹胀可能藏着健康隐患。以下这些常见原因,需要家人和老人特别注意。

一、消化系统功能退化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胃肠蠕动速度会变慢,消化液分泌也会减少。就像一台用久的机器,运转效率大不如前。吃进去的食物在肠道里停留时间变长,容易发酵产生气体,引起腹胀。

   1.表现:饭后腹胀明显,可能伴随食欲不振、便秘。

   2.建议:每餐吃七八分饱,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粗粮,比如芹菜、燕麦,帮助促进肠道蠕动。

二、慢性胃肠道疾病

   • 慢性胃炎:胃黏膜长期发炎,会影响胃酸分泌和食物消化,食物在胃里“堆着”不消化,就会觉得胃胀。

   • 肠道菌群失调:老年人肠道里的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菌群“打架”会导致食物发酵异常,产生大量气体。

   • 便秘:大便在肠道里堆积,不仅会撑得肚子胀,还会让肠道里的气体排不出去。

提醒:如果腹胀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胃痛、反酸、黑便,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

三、饮食和生活习惯影响

   • 吃太多产气食物:豆类(黄豆、黑豆)、洋葱、碳酸饮料等容易在肠道里“产气”,老年人消化能力弱,吃多了更易腹胀。

   • 吃饭太快:边吃边说话或狼吞虎咽,会把大量空气“吞”进肚子里,积攒多了就会腹胀。

   • 久坐不动:长期坐着不动,肠道蠕动更慢,气体容易堆积。

   改善方法:吃饭时细嚼慢咽,每口嚼20次以上;每天散步30分钟,比如晚饭后在小区走走。

四、肝胆胰疾病信号

   肝脏、胆囊、胰腺出问题时,也可能引起腹胀。

   • 胆囊炎:胆囊发炎会影响胆汁分泌,而胆汁是帮助消化脂肪的“关键选手”,胆汁不足时,吃油腻食物就容易腹胀、恶心。

   • 胰腺功能减退: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减少,食物尤其是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会受影响,导致腹胀。

   注意:这类腹胀常伴随右上腹疼痛、口苦、厌油腻,别当成普通消化不良耽误治疗。

五、其他系统疾病及药物影响

   • 糖尿病:高血糖可能损害神经,影响胃肠蠕动,导致“糖尿病胃轻瘫”,表现为腹胀、餐后饱胀感。

   • 心力衰竭:严重的心衰会引起体循环淤血,胃肠道淤血后消化功能下降,也会出现腹胀。

   • 药物副作用:部分降压药、钙片、抗生素等可能影响胃肠蠕动,长期服用后出现腹胀。

建议:老年人看病时,主动告诉医生自己正在吃的所有药物,排查药物引起的腹胀。

缓解腹胀的小技巧

   • 热敷腹部:用40℃左右的温水袋敷肚子,促进肠道蠕动排气。

   • 按揉足三里:膝盖下方3寸(约4指宽)的位置,每天按揉100次,帮助改善消化。

   • 喝姜枣茶:生姜3片+红枣5颗煮水喝,能温胃散寒,缓解受凉引起的腹胀。

   如果老年人腹胀反复发作,或伴随体重下降、贫血、发热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做胃镜、肠镜、腹部B超等检查。日常多关注老人的饮食和排便情况,用科学的方法守护他们的肠胃健康。

(孙梦君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老年科二病区 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