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醒来,发现双手双脚像被无数小蚂蚁啃噬般发麻;久坐办公后,突然起身时腿脚不听使唤,麻意阵阵袭来…… 日常生活中,手脚发麻是许多人都有过的体验。大多数情况下,短暂的发麻感会很快消失,让人误以为只是 “姿势不对”。然而,频繁或持续的手脚发麻,很可能是身体里的神经系统在拉响 “警报”,提醒我们警惕潜在的健康危机。
生理性发麻:姿势不当引发的短暂 “罢工”
生理性手脚发麻是最常见的类型,通常由姿势压迫引起。当我们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比如趴在桌上睡觉、久坐打游戏,或是双腿交叉时间过长,就会压迫到肢体的血管和神经。以双腿交叉为例,这种姿势会使腿部的血管受到挤压,血液流动不畅,同时也会压迫坐骨神经等重要神经。神经长时间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就会暂时 “罢工”,导致手脚发麻。
这种生理性发麻往往具有 “一过性” 的特点,只要调整姿势,恢复正常的血液循环,几分钟内麻感就会逐渐消退。就像被堵住的水管疏通后,水流恢复畅通,相应的功能也会恢复正常。不过,即便生理性发麻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也不应频繁出现,否则可能会影响神经的正常功能。
病理性发麻:多种疾病的 “预警信号”
当手脚发麻频繁发作,且持续时间较长,或是伴有其他不适症状时,就需要警惕是否由疾病引起。
颈椎病:“低头族” 的隐形杀手
在现代社会,颈椎病已成为困扰众多 “低头族” 的常见病。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会使颈椎的生理曲度发生改变,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问题随之而来。这些病变会压迫从颈椎发出的神经根,尤其是颈 6 - 胸 1 神经根,它们支配着上肢的感觉和运动。当这些神经根受压时,就会出现上肢麻木、疼痛,手指无力等症状,有时还会伴有颈部僵硬、酸痛。
有位程序员小李,每天对着电脑工作 10 小时以上,经常感觉右手发麻,特别是在长时间敲键盘后,麻感会加剧。去医院检查才发现,自己的颈椎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退行性病变,压迫到了神经根。
腰椎间盘突出:腰部问题牵连下肢
腰椎间盘突出也是导致下肢发麻的常见原因。腰椎间盘位于相邻两个椎体之间,起着缓冲和支撑的作用。随着年龄增长、腰部外伤或过度劳累,椎间盘的纤维环可能破裂,髓核突出,压迫到周围的神经。其中,腰 4 - 5、腰 5 - 骶 1 椎间盘突出最为常见,会压迫相应的神经根,引起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严重时甚至会出现下肢无力、大小便失禁。
许多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工人,或是长期弯腰劳作的农民,都是腰椎间盘突出的高发人群。他们在劳作后,常常会感到腰部酸痛,同时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发麻、胀痛,这就是腰椎间盘突出在 “作祟”。
糖尿病:甜蜜的 “神经危机”
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体内的代谢紊乱,影响神经的营养供应,进而引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这种病变通常从肢体远端开始,以对称性的手脚麻木、刺痛、感觉减退为主要表现,就像戴了一副厚厚的手套和袜子,对冷热、疼痛的感知变得迟钝。随着病情进展,还可能出现肌肉萎缩、溃疡等严重并发症。
据统计,糖尿病病程超过 10 年的患者,约有 60% - 90% 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病变。因此,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现手脚发麻,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严格控制血糖。
脑血管疾病:不容忽视的健康威胁
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等,也可能引起手脚发麻。大脑是人体的 “司令部”,通过神经传导控制着全身的感觉和运动。当脑血管发生堵塞或破裂时,相应区域的脑组织会因缺血缺氧而受损,影响神经信号的传导,导致一侧肢体麻木、无力,同时还可能伴有言语不清、口角歪斜、头晕头痛等症状。
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一旦出现突发的单侧手脚发麻,应立即就医,因为这很可能是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表现,及时治疗可以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其他因素:药物、营养缺乏与心理问题
除了上述疾病,一些药物的副作用也可能导致手脚发麻。例如,某些化疗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等,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可能会对周围神经造成损害。此外,长期缺乏维生素 B12,会影响神经髓鞘的合成,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出现手脚麻木、乏力等症状。
在心理方面,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中,也可能引发躯体化症状,表现为手脚发麻。这是因为不良情绪会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使神经敏感性增加,从而产生异常感觉。
应对策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当出现手脚发麻的症状时,首先要观察麻感的特点,包括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是否伴有疼痛、无力等其他症状。如果是生理性发麻,通过调整姿势、适当活动即可缓解。但如果麻感频繁发作、持续不缓解,或是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如体格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影像学检查(颈椎、腰椎 MRI,头颅 CT 或 MRI 等),以明确病因。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手脚发麻也至关重要。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久坐;加强锻炼,增强颈部、腰部肌肉力量;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适当补充维生素 B12;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学会调节情绪,避免长期处于不良心理状态。
手脚发麻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重要信号。了解这些神经 “小警报” 背后的原因,提高警惕,及时干预,才能守护我们的身体健康,远离疾病的困扰。
(陈晓芳 郏县人民医院 党政办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