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肾脏:身体里的“隐形劳模”
在人体的器官团队里,肾脏绝对算得上“低调的劳模”。这两颗蚕豆形状的器官,每天默默过滤着180升血液,相当于把全身血液“净化”30多次。它们像精密的“污水处理器”,把有用的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重新吸收回身体,把尿素、尿酸、多余的水分和盐分变成尿液排出体外。
除了过滤功能,肾脏还兼职调节血压、生成红细胞、维持骨骼健康等工作。可这么重要的器官,却很“沉默”。当它出现问题时,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就像默默承受压力的“老黄牛”,等发出强烈信号时,可能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阶段。所以,定期给肾脏做个“健康检查”很有必要。
二、这些“灵魂拷问”,测测肾脏健康
(一)排尿异常:尿液里的“健康密码”
1.尿液颜色正常吗?
正常的尿液应该是淡黄色、清亮透明的,就像稀释后的柠檬水。如果尿液颜色突然变深,像浓茶、酱油,可能是身体缺水,也可能是肾脏或其他器官出了问题。比如,肾脏滤过功能受损,红细胞漏到尿液里,就会让尿液变红;而尿液发白、浑浊,像淘米水,可能是泌尿系统感染、结石,或者淋巴管堵塞导致乳糜尿。
2.排尿次数正常吗?
一般来说,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属于正常范围。如果频繁跑厕所,刚喝完水就想尿,或者一晚上要起来三四次,可能是肾脏浓缩功能下降。相反,如果尿量突然减少,每天少于400毫升,可能是肾脏滤过功能出现障碍,导致水分无法排出体外。
3.尿液泡沫多吗?
排尿时,如果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小的泡沫,久久不散,就要小心了。正常情况下,尿液冲击会产生泡沫,但很快就会消失。如果泡沫长时间不消散,可能是尿液里蛋白质增多,提示肾脏的滤过屏障受损,导致本该留在身体里的蛋白质“溜”进了尿液。
(二)身体信号:肾脏发出的“求救信号”
1.水肿了吗?
早上起床照镜子,发现眼睑、脸部明显水肿,或者一按脚踝,就出现深深的凹陷,半天恢复不了,这可能是肾脏在“报警”。肾脏负责调节身体的水分平衡,当它功能下降时,水分无法正常排出,就会积聚在身体里,导致水肿。一开始可能只是眼睑、下肢水肿,严重时会蔓延到全身。
2.血压升高了吗?
很多人不知道,肾脏和血压关系密切。肾脏通过调节体内钠和水的含量,以及分泌一些激素来控制血压。如果肾脏出问题,钠和水排不出去,血容量增加,血压就会升高。所以,突然出现的高血压,尤其是年轻人的高血压,一定要查查肾脏,说不定是肾脏在“捣乱”。
3.容易疲劳吗?
明明没做什么体力活,却整天感觉腰酸背痛、浑身没劲,稍微活动一下就累得不行,还伴有头晕、耳鸣,这也可能是肾脏不好的表现。肾脏功能下降,会影响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导致贫血,身体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自然容易疲劳。
(三)生活习惯:肾脏健康的“隐形杀手”
1.喝水达标了吗?
每天喝够1500-2000毫升水,相当于7-8杯,才能保证肾脏正常工作。可有些人一整天就喝几口水,或者用饮料、咖啡代替白开水。饮料里的糖分、添加剂,咖啡中的咖啡因,不仅不解渴,还会增加肾脏负担,让尿液浓缩,更容易形成结石。
2.吃得太“重口”了吗?
高盐、高蛋白、高嘌呤的食物,是肾脏的“大敌”。咸菜、腊肉、加工食品里的大量盐分,会让肾脏排出更多的钠,增加负担;大鱼大肉吃太多,过量的蛋白质会产生更多的尿素,需要肾脏过滤;动物内脏、海鲜、啤酒中的高嘌呤,会让尿酸升高,引发痛风性肾病。长期“重口”饮食,肾脏就像一台超负荷运转的机器,迟早会出故障。
3.经常熬夜吗?
熬夜追剧、加班工作,当代人的夜生活丰富多彩,可肾脏却苦不堪言。晚上本是身体各器官休息、修复的时间,熬夜会打乱肾脏的正常工作节奏,影响其代谢和排毒功能。长期熬夜还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增加肾脏感染、炎症的风险。
三、肾脏“受伤”后的迷惑现场
当肾脏健康亮起“红灯”,身体会出现各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症状。有些人发现自己突然食欲下降,吃啥都没胃口,还恶心呕吐,以为是肠胃问题,结果一检查,是肾功能受损导致毒素在体内堆积,刺激胃肠道。
还有人皮肤变得干燥、瘙痒,挠得满身是疤也不见好。这是因为肾脏无法正常排出毒素,尿素等代谢废物通过皮肤排出,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瘙痒。更迷惑的是,有些患者出现贫血症状,头晕、乏力,一直按贫血治疗却不见效,最后才发现是肾脏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惹的祸。
四、护肾秘籍:让肾脏“满血复活”
(一)喝水的“正确姿势”
别等口渴了才喝水,要养成少量多次的饮水习惯。可以准备一个带刻度的水杯,每隔一段时间就喝几口。晨起空腹喝一杯水,能冲洗肾脏和尿路;睡前半小时再喝一杯,防止夜间血液浓缩。如果出汗多、运动后,更要及时补充水分。喝白开水是最好的选择,矿泉水、淡茶水也可以,尽量少喝含糖饮料、碳酸饮料和浓茶。
(二)饮食“避雷指南”
遵循低盐、低脂、优质蛋白的饮食原则。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超过5克,相当于一啤酒瓶盖的量,少吃咸菜、腌制食品、加工肉类。蛋白质选择鸡蛋、牛奶、鱼肉、瘦肉等优质蛋白,避免过量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它们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肾脏健康。对于高尿酸患者,要少吃动物内脏、海鲜、豆类等高嘌呤食物;有肾结石风险的人,要控制菠菜、甜菜等高草酸食物的摄入。
(三)生活习惯大改造
1.规律作息:每天尽量在11点前入睡,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良好的睡眠能让肾脏得到充分休息,恢复元气。
2.适量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免疫力,帮助肾脏更好地工作。但要避免过度劳累,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
3.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肾脏血管,影响肾脏的血液供应;过量饮酒会增加肾脏负担,还可能引起尿酸升高。戒烟限酒,就是给肾脏“减负”。
(四)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肾脏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定期体检是发现肾脏问题的关键。每年做一次尿常规、肾功能检查和泌尿系统B超,能及时发现尿液异常、肾功能损害和肾脏结构改变。对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以及有肾脏疾病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更要缩短体检间隔,每半年检查一次。
肾脏是身体里默默付出的“隐形劳模”,可别等它“累垮”了才后悔。通过这些自测题,了解自己肾脏的健康状况,再用科学的护肾方法,让肾脏保持“满血复活”的状态。毕竟,只有肾脏健康,才能尽情享受熬夜追剧、大口吃肉的快乐生活!
(朱玉珂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泌尿外肾移植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