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有一种危险常常悄无声息地潜伏着,它就是深静脉血栓(DVT)。深静脉血栓及其可能引发的肺栓塞(PE)是重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然而,许多患者和家属对这一“无声威胁”知之甚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深静脉血栓的神秘面纱,了解如何预防这一重症患者的潜在杀手。
一、深静脉血栓为何如此危险?
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通常发生在下肢的深静脉中。对于重症患者来说,长时间卧床、身体活动受限、血管损伤以及炎症反应等因素,都会大大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一旦血栓脱落,就可能随着血液流动进入肺部,导致肺栓塞,这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在短时间内危及患者的生命。
二、预防深静脉血栓,我们能做什么?
(一)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低分子量肝素(LMWH)和普通肝素(UFH)。研究表明,这些药物能够显著降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率。然而,药物预防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对于存在出血风险的患者,如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或近期有出血史的患者,使用抗凝药物需要格外谨慎。
(二)机械预防
对于不能使用药物预防的患者,机械预防是一种很好的选择。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是目前推荐的机械预防设备之一。它通过周期性地对肢体施加压力,促进血液回流,减少血液在深静脉中的滞留。此外,还有新型的神经肌肉电刺激装置,如Geko™,通过刺激肌肉收缩来促进血液循环,这种装置对于高危患者且药物和机械预防均不适用的情况可能有一定帮助。
(三)早期康复
早期康复也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重要环节。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进行肢体活动和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减少因长时间卧床导致的血液淤滞。研究表明,早期康复不仅能降低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还能改善患者的功能预后,减少机械通气时间。
三、预防深静脉血栓,需要你我共同努力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的共同参与。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方案。患者和家属也应积极配合,了解预防措施的重要性,主动参与康复训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一重症患者的“无声威胁”,守护患者的健康。
深静脉血栓虽然危险,但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其发生的风险。希望每一位重症患者都能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安全度过这段艰难时期,重获健康。
(赵颖颖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综合ICU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