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美观与便利的当下,隐形眼镜成为许多人的日常选择,无论是为了摆脱框架眼镜的束缚,还是为了特殊场合的形象需求,它都能轻松实现“无镜感”体验。然而,关于隐形眼镜佩戴时长的争议始终存在,“戴隐形眼镜超过8小时会伤角膜”的说法更是让不少佩戴者忧心忡忡。这一说法究竟有无科学依据?日常佩戴又该如何避免风险?一起来听听医生的专业解读。
佩戴时长与角膜健康的关系
正常情况下,角膜作为眼睛最外层的透明组织,需要通过空气获取氧气维持新陈代谢。当佩戴隐形眼镜时,镜片会在角膜与空气之间形成屏障,阻碍氧气交换。软性隐形眼镜主要依赖镜片材料的透氧性来为角膜提供氧气,若长时间佩戴,角膜得不到充足氧气,就会启动代偿机制,比如血管增生、水肿,进而影响角膜的透明度和健康。
研究表明,每天佩戴隐形眼镜超过8小时,角膜缺氧风险显著增加。尤其是水凝胶材质的传统隐形眼镜,透氧性相对较低,长时间佩戴更容易引发角膜上皮损伤、感染性角膜炎等问题。此外,泪液循环不畅也是长时间佩戴的潜在危害。泪液不仅能湿润眼球,还含有溶菌酶等抗菌物质,长时间佩戴隐形眼镜会影响泪液流动,导致角膜表面的细菌、代谢废物堆积,增加感染风险。因此,“戴隐形眼镜超过8小时会伤角膜”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确实存在科学依据。
隐形眼镜佩戴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日抛隐形眼镜可随意延长佩戴时间
日抛隐形眼镜因其使用便捷、卫生性高受到欢迎,部分人认为日抛镜片无需担忧佩戴时长。但实际上,日抛镜片的设计初衷就是单次使用,即便其材质和透氧性较好,超过正常时长佩戴,同样会导致角膜缺氧、泪液分泌异常等问题。此外,长时间佩戴还可能使镜片吸附更多眼内分泌物,降低舒适度和透氧性。
误区二:含水量越高的隐形眼镜越舒适
许多人在选购隐形眼镜时,认为含水量越高,眼睛越不容易干涩。然而,这是一个常见误区。高含水量的隐形眼镜确实能在初期带来水润感,但镜片中的水分会随着时间蒸发,若长时间佩戴,镜片会反过来从眼睛中吸收水分,导致眼睛干涩、疲劳,进一步影响角膜健康。同时,高含水量镜片材质相对柔软,成型性差,容易导致佩戴困难和镜片移位。
误区三:眼睛无不适即可长期佩戴
部分佩戴者以自我感觉为标准,认为只要眼睛没有疼痛、干涩等不适症状,就能继续佩戴隐形眼镜。但角膜的损伤往往是渐进的,早期可能并无明显症状。等到出现眼红、畏光、疼痛等问题时,角膜可能已经受到较严重的损伤。因此,不能仅凭主观感受判断是否继续佩戴,而应严格遵循科学的佩戴时长。
科学佩戴避坑指南
严格控制佩戴时长
根据隐形眼镜类型和材质合理安排佩戴时间:日抛型建议佩戴不超过8小时;月抛、季抛等长周期镜片,每天佩戴尽量不超过6小时,且每周至少有1-2天停戴,让角膜充分“呼吸”。对于特殊材质(如硅水凝胶)的隐形眼镜,虽然透氧性有所提升,但也不应随意延长佩戴时间。
选择合适的隐形眼镜
在选购时,优先选择透氧性高的镜片,如硅水凝胶材质。同时,根据自身眼睛状况选择含水量适中的产品,一般38%-42%含水量的镜片较为合适。此外,定期更换镜片类型和品牌,避免因长期使用同一种镜片导致眼睛适应性下降。
做好清洁与护理
佩戴和摘取隐形眼镜前,务必用肥皂或洗手液彻底清洁双手,并自然晾干或用干净的纸巾擦干。镜片护理液要选择正规品牌产品,定期更换护理液,避免重复使用。若发现护理液变浑浊或有异味,应立即更换。镜盒也需定期清洗和更换,建议每3个月更换一次镜盒。
关注眼部健康
佩戴隐形眼镜期间,若出现眼睛发红、干涩、疼痛、视力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取下镜片,及时就医。同时,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建议每半年到眼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眼部问题。
隐形眼镜虽能带来便利与美观,但佩戴不当会对角膜健康造成威胁。严格控制佩戴时长、避开常见误区、遵循科学的佩戴和护理方法,才能在享受隐形眼镜优势的同时,最大程度保护眼睛健康。若在佩戴过程中有任何疑虑,建议及时咨询眼科医生,获取专业指导。
(徐旭亚 平顶山市中医医院 眼科 主任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