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娃突然变身“小火球”?儿童发热真相大起底

2025-06-19 11:1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儿科门诊经常上演这样的场景:家长抱着满脸通红、浑身发烫的孩子一路小跑冲进来,急得直跺脚:“医生!孩子突然烧到39℃,是不是烧坏脑子了?”别急!孩子突然变身“小火球”,背后藏着不少门道。作为儿科护士,今天就把儿童发热的真相掰开揉碎讲清楚,下次遇到孩子发烧,心里就有底了!

一、发热不是病,是身体的“战斗警报”

先打破一个误区:发热本身不是病,而是身体对抗“敌人”时拉响的警报。正常情况下,人体就像一座恒温的“小城堡”,通过大脑里的“体温调节中枢”把体温控制在36℃-37℃。当细菌、病毒这些“小怪兽”入侵,免疫系统立刻启动防御机制,释放“战斗信号”让体温升高——就像给士兵们“加热”,让它们战斗力更强。

所以孩子发热,说明身体正在和病菌打仗!但这仗打得有多激烈,还得看体温“战况”:

1. 低热:体温37.5℃-38℃,可能是免疫系统在“小试牛刀”,对付普通的感冒病毒。

2. 中度发热:38.1℃-39℃,说明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病菌来势汹汹,免疫系统火力全开。

3. 高热:超过39℃,这场战斗已经到了“关键战役”,需要密切关注,及时“支援”。

二、揪出“小火球”背后的“罪魁祸首”

孩子突然发热,原因五花八门,就像开盲盒,得一个个分析:

1.最常见“选手”:上呼吸道感染

八成以上孩子发热,都是上呼吸道感染惹的祸。也就是常说的“感冒”,包括普通感冒、流感。孩子会出现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等症状,有的还会嗓子疼。

-普通感冒: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症状相对温和,发热一般持续2-3天,吃点对症的药,多休息、多喝水就能慢慢恢复。

-流感:被流感病毒“偷袭”,来势汹汹!体温飙升到39℃甚至更高,还伴有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就像被抽走了全身力气。这时候得赶紧就医,遵医嘱服用抗流感药物。

2.肠道“捣乱分子”:感染性腹泻

夏天孩子吃了不干净的食物,或者肚子着凉,肠道就会“闹罢工”。除了发热,还会出现腹痛、腹泻、呕吐。拉的大便稀得像水,甚至带有黏液、脓血。如果孩子精神差、尿量减少,可能出现了脱水,要立刻去医院补液治疗。

3.耳朵“发炎警报”:中耳炎

孩子反复抓耳朵、哭闹不止,还伴有发热,小心中耳炎!感冒后,病菌容易顺着咽鼓管跑到耳朵里,引发炎症。严重的中耳炎会导致鼓膜穿孔,影响听力。所以发现孩子耳朵不舒服,千万别大意。

4.出疹“搭档”:传染性疾病

-幼儿急疹:6个月-2岁的宝宝最容易中招。突然高热3-5天,热退了全身冒出密密麻麻的小红疹,就像“先打雷后下雨”。不用特殊处理,皮疹1-2天就能自行消退。

-手足口病:手心、脚心、口腔出现疱疹,同时发热。这是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幼儿园容易集体爆发。一旦发现,要及时隔离,避免传染给其他小朋友。

-猩红热: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发热的同时全身出现弥漫性红色皮疹,舌头红得像草莓。需要用抗生素治疗,彻底消灭病菌。

5.其他“小众原因”

疫苗接种后也可能出现低热,这是身体在“认识”疫苗里的“模拟病菌”,一般1-2天就能恢复。还有川崎病、风湿热等少见疾病,除了发热,还伴有皮疹、淋巴结肿大、关节疼痛等症状,需要医生进一步检查诊断。

三、发热处理“避坑指南”,这些操作要不得!

孩子发热,家长容易慌了神,一不小心就掉进误区:

1. 捂汗退烧?大错特错!:给孩子裹上厚厚的被子捂汗,以为汗出来就退烧了。其实孩子体温调节能力差,捂汗会让体温越捂越高,甚至导致“捂热综合征”,出现脱水、缺氧,严重的会危及生命。正确做法是适当减少衣物,帮助散热。

2. 酒精擦浴?风险重重!:酒精擦浴退烧快,但酒精容易通过皮肤吸收,引起孩子酒精中毒。尤其是小婴儿,皮肤娇嫩,更不能用酒精擦浴。

3. 一发热就用抗生素?没必要!: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对病毒感染没用。如果是普通感冒、流感引起的发热,用抗生素不仅没用,还可能破坏肠道菌群,降低免疫力。

四、科学退热,记住这几招!

1.体温监测:掌握“战斗”动态

准备一支电子体温计,随时监测体温。腋温、耳温、肛温都可以,但要注意测量方法准确。建议每2-3小时测一次,记录下来,方便观察体温变化趋势。

2.物理降温:温和“灭火”

-温水擦浴:用32℃-34℃的温水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水分蒸发能带走热量。就像给发烫的机器表面喷水降温。

-退热贴:贴在额头,清凉的感觉能让孩子舒服些,但它的降温效果有限,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3.药物退热:关键时刻“放大招”

当孩子体温超过38.5℃,或者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不舒服的症状,就需要用退烧药了。常用的退烧药有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

-布洛芬:6个月以上孩子可用,每6-8小时一次,24小时不超过4次。

-对乙酰氨基酚:3个月以上孩子就能用,每4-6小时一次,24小时不超过5次。

注意!退烧药不能两种交替使用,也不能随意加大剂量。用药前仔细阅读说明书,或者遵医嘱。

五、什么情况必须就医?别犹豫!

3个月以下婴儿发热:这个年龄段孩子免疫系统不完善,一旦发热,不管体温多高,立刻去医院。

高热持续不退:体温超过39℃,吃了退烧药也降不下来,或者反复发热超过3天。

伴随严重症状:出现抽搐、呼吸困难、精神极差、拒食、脱水(尿量明显减少、哭时无泪)等情况。

特殊人群:有心脏病、哮喘等基础疾病的孩子,发热后容易引发并发症,要及时就医。

孩子突然发热虽然让人揪心,但只要掌握这些知识,就能冷静应对。记住,发热是身体的“战斗警报”,科学处理,帮孩子打败病菌,很快就能变回活蹦乱跳的小可爱!要是还有疑问,随时来儿科找我们,一起守护孩子的健康!

(徐艳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主管护师 儿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