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急诊陷阱,5种易漏诊的高危骨折

2025-03-26 18:3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急诊医学中,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由于多种原因,某些类型的骨折容易被漏诊,这些被称为“急诊陷阱”。以下是五种易漏诊的高危骨折,以及它们的诊断方法和注意事项。

1. 反Hill-Sachs损伤

反Hill-Sachs损伤是指肩关节后脱位时,关节盂撞击肱骨头前内侧引起的凹陷性骨折。这种损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占肩关节脱位的1.5%-3.8%。由于其不具备肩关节脱位的特殊体征(如方肩畸形、弹性固定、关节盂空虚等),因此容易漏诊。诊断时,虽然肩关节正位片上的“槽线征”及关节面凹陷对诊断可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但投照体位的影响常使这些征象难以发现。因此,CT检查是目前确诊反Hill-Sachs损伤的主要工具。漏诊此损伤可能导致肱骨头骨折部位与关节盂后缘反复磨损,使缺损扩大,最终导致肩关节疼痛、活动障碍等骨关节炎表现。

2. Maisonneuve骨折

Maisonneuve骨折是指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撕裂、下胫腓联合分离以及腓骨上1/3螺旋型骨折。这种骨折的临床漏诊率可高达73.9%,原因在于医生只关注了踝关节局部的损伤,而忽略了对胫腓骨全长整体性的评估。Maisonneuve骨折由高能量的扭转暴力所致,损伤范围贯穿整个小腿,除骨折之外,软组织损伤也十分严重。因此,临床遇到踝关节损伤的病人时,需常规行胫腓骨全长X线片检查以减少骨折漏诊率。

3. 韧带型Chance骨折

Chance骨折又称安全带骨折,为屈曲牵张型损伤,常见于交通事故以及高出坠落、重物砸伤等。其中,Denis II型骨折具有较强的隐匿性,漏诊率较高。原因在于外伤患者在行脊柱X线片检查时通常都是平卧位检查,平卧时后方棘突和关节突关节分离现象消失,同时Denis II型骨折是经韧带结构的损伤,因此X线及CT检查通常无阳性发现。MRI检查对于无脊髓损伤的脊柱外伤病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除了可以明确病变椎体外,还可以更好地反映后方韧带复合体的情况以及协助韧带型Chance骨折的诊断。

4. 枢椎泪滴样骨折

枢椎泪滴样骨折是指以枢椎椎体前下缘冠状面大小不等的三角形或四方形分离骨块为特征的骨折。这种骨折由颈椎过伸性损伤引起,存在不稳定因素,加之处于高位颈椎,一旦误漏诊则可产生严重并发症。虽然目前对于单纯枢椎泪滴样骨折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尚存在争议,但有研究表明,保守治疗存在慢性颈痛、颈椎反曲、C2/C3椎间盘变性突出甚至畸形愈合导致食管型颈椎病等并发症。因此,对于疑似枢椎泪滴样骨折的患者,应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和MRI等。

5. 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

Die-punch骨折也称月骨负荷骨折或模具冲压骨折,是指桡骨远端与月骨对应面发生的向近侧的压缩骨折。这种骨折的“诊断陷阱”在于:其关节面塌陷明显,通常伴有不与周围关节囊相连的游离关节面骨折块。因此,手术过程中强调对游离骨块的准确复位以及关节面塌陷的纠正。最易与Die-punch骨折混淆的是Barton骨折。Barton骨折是由剪切力造成的桡骨远端关节面冠状位骨折,通常无关节面塌陷,手术复位相对容易。因此,对于疑似Die-punch骨折的患者,应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和MRI等,以明确诊断。

总结与注意事项

以上五种骨折之所以被称为“急诊陷阱”,是因为它们容易被漏诊或误诊。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医生需要: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受伤机制和症状表现,有助于初步判断骨折的类型和部位。

仔细进行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的疼痛部位、肿胀程度、关节活动度等,有助于进一步确定骨折的存在。

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如X线、CT和MRI等,以明确诊断。

提高警惕性:对于疑似骨折但X线检查阴性的患者,医生应保持高度警惕,考虑进行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以排除骨折的可能性。

总之,对于急诊骨折患者,医生需要综合运用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手段,以提高骨折的诊断准确性,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同时,患者和家属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以便早日康复。

(韩帅 临颍县人民医院 影像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