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脑卒中急救黄金 4.5 小时:快速识别与正确应对!

2025-03-28 08:3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清晨 7 点,58 岁的李阿姨突然出现嘴角歪斜、说话含糊不清的症状,家人见状立刻拨打 120,在发病 3 小时内将她送至医院。经及时溶栓治疗,李阿姨不仅脱离生命危险,肢体功能也未受严重影响。这一案例充分印证了脑卒中急救黄金 4.5 小时的重要性,每一秒的延误都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在我国,脑卒中已成为居民死亡和致残的首位病因,掌握快速识别与正确应对方法,就是为生命争分夺秒。

一、认识脑卒中:大脑 “断粮” 的紧急危机
脑卒中俗称 “中风”,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占比超 80%,就像大脑的 “交通堵塞”,因血管被血栓堵塞,局部脑组织得不到血液和氧气供应,每分钟约 190 万个脑细胞死亡。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则是脑血管破裂,血液溢出压迫脑组织,如同 “大脑内的洪水”,同样会造成脑组织损伤。大脑是人体的 “司令部”,控制着语言、运动、感觉等各项功能。一旦发生脑卒中,受损区域对应的功能就会出现异常。更严峻的是,脑细胞不可再生,黄金 4.5 小时内疏通血管、恢复血流,是减少神经损伤、降低致残致死率的关键。研究显示,每延误 1 分钟治疗,将损失约 190 万个脑细胞,超过时间窗后,很多先进的治疗手段也回天乏术。

二、快速识别:记住 “中风 120” 口诀
面对突发的脑卒中,快速识别是抓住黄金救治时间的第一步。简单易记的 “中风 120” 口诀,能帮助我们在第一时间判断是否发生脑卒中:

·    ①“1” 看一张脸:观察面部是否对称,有无口角歪斜。对着镜子笑一笑,或让患者做微笑表情,若一侧嘴角无法上扬,明显下垂,就可能是异常表现。

②“2” 查两只胳膊:双臂平举,看是否有一侧肢体无力、下垂,无法保持水平。让患者闭眼,双手向前平伸 10 秒,若一侧手臂不自觉下落,也是脑中的信号。

③“0” 聆听语言:与患者交流,听其说话是否清晰,有无言语含糊、表达困难,或无法理解他人话语。比如问 “今天天气怎么样”,患者回答内容混乱、词不达意。

如果出现上述任何一个症状,就要高度怀疑脑卒中,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单眼黑矇等症状,一旦察觉异常,同样需迅速就医。

三、正确应对:分秒必争的生命救援
1.第一时间呼叫 120
确认患者可能发生脑卒中后,不要犹豫,立即拨打 120。急救人员具备专业的转运设备和急救知识,能够在途中进行初步评估和处理,同时提前通知医院做好急救准备。告知调度员患者的症状、所在位置、联系方式等关键信息,保持电话畅通,等待急救人员到来。

2.现场科学处理
在等待救护车期间,让患者就地平卧,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解开领口纽扣、领带、裤带等束缚,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不要随意搬动患者,尤其是不要摇晃患者头部,避免加重脑出血或脑梗面积。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以轻声安抚,缓解其紧张情绪;若患者昏迷,不要大声呼喊、掐人中,以免刺激患者。绝对禁止给患者喂水、喂药或吃其他食物。脑卒中患者可能存在吞咽功能障碍,喂食容易导致呛咳、窒息,而且在未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前,随意用药可能干扰后续治疗,甚至引发严重不良反应。

3.选择有救治能力的医院
120 急救人员通常会将患者送往就近且具备脑卒中救治能力的医院。有条件的地区,可优先选择设有卒中中心的医院,这些医院具备多学科协作的快速救治体系,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检查、诊断和治疗。家属要积极配合医生,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不要因犹豫、等待其他家属意见等延误治疗。

四、预防胜于治疗:远离脑卒中风险
虽然脑卒中发病急骤,但 80% 的病例是可以预防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酗酒、肥胖、缺乏运动等都是常见的危险因素。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减少盐、油、糖摄入)、适量运动(每周至少 150 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规律作息、保持心态平和,能有效降低发病风险。40 岁以上人群,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脑卒中相关筛查,包括血压、血糖、血脂、颈动脉超声等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结束语,脑卒中急救黄金 4.5 小时,是与死神赛跑的关键时刻。掌握 “中风 120” 识别口诀,学会正确应对方法,既能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也能为生命创造更多可能。同时,积极预防、管理健康,才是远离脑卒中威胁的根本之道。希望每个人都能重视脑卒中防治,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刘晓静 内黄县中医院 脑病二科(神经介入))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