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月下之难”产后抑郁,不只是心情低落那么简单

2023-06-09 19:1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人们的传统认知里,新生命降临带来的应是无尽的喜悦与温馨,然而,现实中却有一群母亲,在产褥期的疲惫、激素的汹涌、角色转变的茫然等多重夹击下,陷入产后抑郁的泥沼,难以自拔。它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情绪低落,而是如同一团浓重的阴霾,笼罩着产妇的内心,侵蚀着她们的精神世界,甚至危及生命。

生理之困:激素与身体的“阴谋”

分娩后,女性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甲状腺激素也可能出现异常波动。这些激素宛如身体内的“情绪调节开关”,它们的失衡直接干扰了大脑神经递质的正常分泌,使得产妇的情绪调节机制陷入混乱。褪黑素分泌减少,导致睡眠节律紊乱,夜不能寐的煎熬让本就脆弱的神经更加紧绷;同时,催乳素的升高虽有助于乳汁分泌,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产妇的身体负担和心理焦虑,担心乳汁不足、喂养不当等问题。身体的疼痛,如侧切伤口、剖宫产刀口的刺痛,子宫收缩的阵痛,还有涨奶时的胀痛,时刻提醒着她们生产所经历的创伤,每一次不适都像一根根细小却尖锐的针,不断扎进心底,为抑郁情绪的滋生提供了温床。

心理之压:角色与期望的落差

从备受呵护的孕妇到日夜操劳的新手妈妈,身份的陡然转变让许多女性措手不及。社会普遍对母亲有着“完美”期待——要全身心投入孩子,无私奉献,迅速适应育儿生活。但现实却是,面对软糯无助的新生儿,哭闹不止时不知所措,喂奶姿势不对时的狼狈,换尿布时的手忙脚乱,这些新手妈妈的“笨拙”时刻,往往会引来家人不经意的抱怨或外界质疑的目光,仿佛她们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而且,产后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认同也发生巨大变化,此前职场上的干练、社交中的灵动,在如今日夜围着孩子转的日子里似乎消失殆尽,生活的重心完全偏移,这种对未来职业发展断裂的恐慌,以及对曾经生活节奏被打乱的无奈,交织成沉重的心理枷锁。

社交之窄:孤独牢笼的禁锢

产褥期行动不便,加之照顾孩子的忙碌,产妇与社会的联系被大幅切断。曾经活跃的朋友圈渐渐沉寂,职场信息不再灵通,邻里往来也近乎停滞。每天被困在狭小的房间内,对着不会说话的婴儿,重复着喂奶、哄睡、换尿布的机械流程,缺乏正常的交流互动,内心的想法无处诉说,情感得不到宣泄。即便有家人相伴,但老一辈的育儿观念差异常引发争执,丈夫工作忙碌可能疏于关心,这种孤立无援感让产妇仿佛置身孤岛,四周是被寂寞和压抑包围的茫茫深海,每一次呼喊都似被无声吞噬,进一步加剧了抑郁情绪的蔓延。

破局之路:理解与救赎

产后抑郁并非不可战胜,关键在于周遭人群的理解与支持。家人,尤其是丈夫,应给予产妇足够的关爱陪伴,主动分担家务、照顾婴儿,耐心倾听她的烦恼忧愁,而非一味指责;社区和企业也应完善保障体系,为新手妈妈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母婴护理培训,帮助她们更好地过渡到新角色;产妇自身更要认识到这不是“矫情”“作”,而是疾病状态,尝试通过适度运动释放压力,保持简单社交维系外界联系,必要时勇敢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产后抑郁是一场隐匿在喜悦背后的危机,它关乎母亲的身心健康,更影响着家庭的和谐、孩子的成长。只有全社会正视这一问题,以爱为桥,搭建起温暖的防护网,才能让每一位母亲在孕育新生命的同时,不被抑郁的阴影吞噬,重拾生活的光芒与希望。

(陈仲霞 固始县妇幼保健院 妇产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