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胸痛作为一种常见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然而,胸痛背后可能隐藏着致命的健康威胁,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心梗是一种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的疾病,是中老年人猝死的首要原因,并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因此,掌握心梗的急救知识,尤其是抓住“黄金120分钟”的救治时间,对于挽救生命至关重要。
一、认识胸痛与心梗
胸痛是一种涉及多个系统、多种疾病的复杂症状。其中,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主动脉夹层等疾病堪称健康的“隐形杀手”。心梗是由于冠状动脉突然阻塞,导致心肌严重缺血坏死。发病时,患者通常会感到胸骨后或心前区出现剧烈的压榨性疼痛,持续时间往往超过30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都难以缓解。同时,患者还可能伴有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大汗淋漓、心慌、头晕等症状。
二、黄金120分钟的重要性
“黄金120分钟”是指从急性心梗发病开始,到成功开通梗死血管的最佳时间为120分钟。心肌对缺血极为敏感,冠状动脉一旦堵塞,心肌就会迅速陷入缺血缺氧状态。在这120分钟内,如果能够及时开通梗死血管,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就能最大程度地挽救濒临死亡的心肌细胞,大大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从医学原理上看,及时恢复血液供应可以避免心肌细胞因长时间缺血而发生不可逆损伤,减少心肌梗死的面积,从而降低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许多成功救治的案例表明,在“黄金120分钟”内接受治疗的患者,不仅在急性期的死亡率明显降低,而且在后续的康复过程中,心脏功能恢复得更好,远期预后也更为理想。
三、胸痛急救流程与措施
当胸痛这一健康警报拉响时,急救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争分夺秒。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急救措施:
保持正确体位:让患者保持半坐位或侧卧位,解开领口、皮带等束缚物。这个姿势能减少心脏压力,侧卧可防止呕吐物堵塞气管。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明确告知“患者疑似心梗”,说清具体地址和周边标志物。如果附近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请人迅速取来备用。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适用条件下):在患者清醒状态下,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但需注意禁忌症,如血压过低、24小时内服用过伟哥类药物、右心室梗死患者禁用。
持续监测患者意识:家属要持续监测患者意识,每2分钟检查颈动脉搏动。当出现呼吸停止、嘴唇青紫、瞳孔扩散时,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避免剧烈运动:切忌让患者强行走动或自行开车就医,剧烈活动会增加心脏耗氧量。不要喂食任何食物或饮水,可能引发呛咳或影响后续手术。
使用AED:按照语音提示贴电极片,确保周围人员不接触患者身体。
术后护理与康复:到达医院后直接进入胸痛中心绿色通道,争取黄金120分钟内完成血管再通。术后保持24小时绝对卧床,心梗后前三天最容易发生心脏破裂。康复期逐步进行心脏康复训练,定期监测血压心率。
四、提高公众急救意识
心梗救助不仅是医生的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提高公众对心梗的认识和急救意识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加强心梗宣传:通过媒体、社区讲座等方式普及心梗知识,提高公众对心梗症状的识别能力和急救意识。
定期体检: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心脏彩超和运动平板试验,糖尿病患者要特别关注微血管病变。
随身携带医疗急救卡:写明联系人、过敏史、长期用药等信息,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提供医疗信息。
学会心肺复苏术:积极参加社区举办的急救培训,掌握心肺复苏术等急救技能。
及时就医:一旦出现胸痛等疑似心梗症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平静地等待救援。
五、结语
时间就是生命,在心梗急救中尤为如此。抓住“黄金120分钟”,及时开通梗死血管,是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公众对心梗的认识和急救意识,为生命续航!
(赵玲艳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 心内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