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年轻人也会心梗?这些习惯最伤心脏

2025-06-17 16:4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大众的认知里,心梗似乎总是与老年人联系在一起。然而,近年来,心梗的年轻化趋势愈发明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面临着这一致命威胁。据相关研究显示,我国35岁以下心梗患者占比已从十年前的3%升至13%,部分三甲医院30岁以下患者年增幅达15%。这一现象不仅令人震惊,更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关注。

一、心梗,为何“盯上”年轻人?

(一)不良生活习惯

1.  熬夜

    熬夜是现代年轻人的“标配”。无论是为了工作加班,还是沉迷于游戏、追剧,熬夜几乎成了常态。然而,熬夜对心脏的伤害是巨大的。连续三天睡眠不足5小时,心梗风险就会激增72%。长期熬夜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失调,使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血压、血脂、血糖水平升高的风险增加。这些变化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甚至诱发斑块破裂,直接形成血栓,导致心肌梗死。

2.  吸烟

    吸烟是诱发心梗的重要因素之一。据研究,每天吸1 - 5支烟,心梗风险增加40%;每日吸1 - 2包烟,心梗风险增加6 - 8倍。烟中的尼古丁可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而一氧化碳进入血液会使血液携带氧的能力下降,加重心肌缺血。此外,尼古丁和一氧化碳还可引起冠脉痉挛,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3.  酗酒

    过量饮酒会使心血管系统高度兴奋,心率增快,血压升高,从而诱发心绞痛、心梗和心律失常等。一次醉酒就会让心脏负荷增加20 - 30%左右。长期酗酒还会导致肝脏损伤、脂肪肝等问题,进一步加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4.  缺乏运动

    现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多以久坐为主,出门乘车,上下班乘电梯,经常久坐于电脑前,运动量大大减少。久坐不动容易导致气血淤滞、循环不畅,增加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疾病的发生风险,进而诱发心梗。缺乏运动还会导致身体代谢减慢,脂肪堆积,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

(二)不良饮食习惯

1.  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

    年轻人喜欢吃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如烧烤、油炸食品、快餐等。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和胆固醇等不健康成分。长期摄入会导致动脉硬化以及冠心病的发生。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会使血管变窄,导致心肌血液供应不足,产生心绞痛症状,甚至引发急性心肌梗死。

2.  高糖、高盐饮食

    高糖饮食会导致血糖升高,增加糖尿病的风险,而高盐饮食则会使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长期高盐饮食还会导致肾脏负担加重,进一步引发心血管疾病。

3.  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会使大量血液向胃肠转移,供应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从而加重心肌缺血,增加心脏负担。如果吃得过于油腻,摄入太多脂肪,还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促进血栓形成,引发心肌梗塞。

(三)心理压力与情绪问题

    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加上生活节奏快,缺乏运动锻炼和及时缓解压力的途径,容易引发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也与心梗的发生密切相关。焦虑抑郁人群发病率是正常人的2.5倍。长期压抑、郁闷、沮丧、悲观、嫉妒、害人之心、暴躁、暴怒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会增加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

(四)基础疾病

1.  高血压

    我国18岁以上的人群,高血压率是27.5%,但很多年轻人觉得高血压是老年病,不愿去测量血压,或者发现了高血压,没有不舒服,也不愿去控制。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加重,引起心血管斑块,导致心肌缺血,进而引发心肌梗死。

2.  高血脂

    高血脂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容易导致冠状动脉硬化、狭窄,诱发心梗。高血脂还会导致脂肪在血管壁沉积,进一步加重血管堵塞的风险。

3.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增加心梗的风险。糖尿病还会导致身体代谢紊乱,进一步加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4.  肥胖

    我国18岁以上的肥胖或超重人群高达50%。肥胖或超重会导致三高风险增加,进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肥胖还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进一步引发心血管疾病。

二、年轻人心梗的特点

    与老年人相比,年轻人发生心梗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1.  发病突然

    年轻人的心脏血管相对健康,没有像老年人那样丰富的侧支循环,一旦发生冠状动脉堵塞,心肌缺血更加严重,发病更加突然。

2.  死亡率高

    由于发病突然,年轻人往往没有足够的预警信号,容易错过最佳救治时间,导致猝死屡见不鲜。

3.  非典型症状多

    年轻患者心梗40%表现为牙痛、胃痛、后背痛等非典型症状,容易被忽视,延误治疗。

三、如何预防心梗?

(一)健康的生活方式

1.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7 - 8小时睡眠是基本要求。尽量避免熬夜,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如果因为工作或其他原因不得不熬夜,建议在熬夜后及时补充睡眠,并适当调整作息时间。

2.  戒烟限酒

    吸烟和酗酒是心梗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是预防心梗的关键措施之一。戒烟后,身体的许多指标会逐渐恢复正常,心梗风险也会显著降低。同时,应严格限制饮酒,男性每天饮酒量不超过两瓶啤酒,女性减半。如果饮酒后身体不适,应立即停止饮酒。

3.  合理饮食

    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瘦肉、鱼类和豆类,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建议每天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保持饮食均衡。同时,避免暴饮暴食,每餐七八分饱即可。

4.  适度运动

    每天坚持运动30分钟,如快步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脂、血压,减轻体重,预防心梗。运动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如果身体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

(二)心理调节

1.  缓解压力

    年轻人应学会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过度劳累。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阅读等方式缓解压力。如果压力过大,建议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

2.  保持良好心态

    避免长期压抑、郁闷、沮丧、悲观、嫉妒、害人之心、暴躁、暴怒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对预防心梗非常重要。

(三)定期体检

1.  重视基础疾病

    年轻人应重视基础疾病的管理,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发现问题及时就医。如果已经患有基础疾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控制病情。

2.  定期检查心脏

    即使没有明显症状,年轻人也应定期进行心脏检查,如心电图、心脏彩超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心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心梗。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重点关注心血管系统。

四、心梗急救知识

    尽管我们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调节来预防心梗,但一旦发生心梗,及时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1.  识别心梗症状

    心梗的典型症状包括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出汗、恶心、呕吐等。非典型症状可能包括牙痛、胃痛、后背痛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2.  急救措施

    在等待急救车到来的过程中,患者应保持安静,避免剧烈活动。如果患者有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可在医生指导下舌下含服。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并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五、结语

    心梗并非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同样需要警惕。不良的生活习惯、心理压力、基础疾病等都是心梗的危险因素。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心理调节和定期体检,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心梗的发生。同时,掌握心梗急救知识,也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希望每一位年轻人都能重视心脏健康,远离心梗的威胁,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邢雪原 商丘市中医院 心病一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