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宝宝“歪脖”怎么办?——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早发现与早期干预

2025-07-04 12:5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总是密切关注着他们的一举一动。有些家长可能会发现宝宝总喜欢歪着脖子,这看似可爱的小习惯背后,可能隐藏着一种常见的小儿疾病——先天性肌性斜颈。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并积极干预,多数患儿都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避免日后出现头颈歪斜、面部不对称等严重后果。

一、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表现

先天性肌性斜颈主要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化和短缩引起的头颈不对称姿势。通常在宝宝出生后或出生后不久,家长可能会注意到宝宝的头倾向一侧,下巴转向对侧,而且这种姿势在宝宝放松时更为明显。例如,当宝宝平躺时,头部总是习惯性地偏向某一侧,即使在家长试图将宝宝的头摆正后,它也会很快又回到原来的位置。此外,细心的家长还可能会触摸到宝宝颈部一侧有质硬、呈梭形的肿块,这就是病变的胸锁乳突肌,这是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一个重要体征。随着宝宝的成长,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出现面部不对称,如患侧眼睛变小、鼻梁歪斜、脸颊变小等,严重影响宝宝的外貌和身心健康。

二、早发现的重要性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早期发现至关重要。因为在宝宝婴幼儿时期,骨骼和肌肉都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此时进行干预,能够有效地纠正肌肉的挛缩和纤维化,引导头颈恢复正常位置,从而避免面部不对称等继发性问题的发生。一般来说,在宝宝出生后的前几个月是治疗的最佳时期。如果能够在这一时期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通过简单的家庭护理和康复训练,就有可能使宝宝的斜颈得到完全矫正。

三、早期干预方法

(一)家庭护理

姿势纠正: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纠正宝宝的不良姿势。当宝宝平躺时,可将宝宝的头偏向健侧,以拉伸患侧的胸锁乳突肌。在喂奶、抱宝宝时,也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宝宝长时间保持歪头的姿势。例如,喂奶时可以将宝宝的头部轻轻转向患侧,使颈部肌肉得到充分的伸展。

局部按摩: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家庭护理方法。家长可以用手指轻轻按摩宝宝患侧的胸锁乳突肌,每天进行数次,每次按摩时间约 10 - 15 分钟。按摩时,手法要轻柔、均匀,从耳后开始,沿着胸锁乳突肌的方向向下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挛缩。

(二)康复训练

被动牵拉:家长可以轻轻地握住宝宝的头部,缓慢地将宝宝的头向健侧牵拉,使患侧的胸锁乳突肌得到伸展。每次牵拉的时间可从几秒钟开始,逐渐延长至几分钟,每天进行多次。在进行被动牵拉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过度用力造成宝宝疼痛或损伤。

主动运动:当宝宝稍大一些,可以引导宝宝进行一些简单的主动运动。例如,让宝宝看健侧方向的物体,诱导宝宝主动转动头部,锻炼颈部肌肉的力量和活动度。

四、就医指征

虽然大多数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通过家庭护理和康复训练能够得到改善,但也有一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如果宝宝经过一段时间的家庭护理和康复训练后,斜颈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或者出现了面部不对称、颈部活动受限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可能包括佩戴矫形支具、手术治疗等。

总之,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早发现与早期干预对于宝宝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家长们要密切关注宝宝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宝宝有“歪脖”的迹象,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干预,让宝宝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吴恒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 儿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