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小儿腹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平衡肠胃,恢复活力

2025-07-03 14:2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小儿腹泻作为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质地稀薄如水样,并伴有腹部胀气、消化不良等症状。其发生与日常饮食、生活环境、感染、药物使用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为了有效缓解小儿腹泻症状并促进康复,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将详细探讨小儿腹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旨在平衡肠胃,恢复儿童活力。

一、西医治疗策略

西医治疗小儿腹泻主要针对病因进行干预,如感染性腹泻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同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

小孩在腹泻期间容易脱水,因此需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选择易于消化吸收、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米粥、馄饨汤、鸡蛋、面包等,避免油腻、辛辣、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免加重肠道负担。

饮食管理

轻型腹泻患儿可继续进食日常饮食,暂停增加辅食;重型腹泻需按医嘱暂时禁食,待症状减轻后尽早恢复喂养。母乳喂养者继续哺喂母乳,暂停辅食;人工喂养者可停喂牛奶和辅食,禁食4-6小时后,根据病情尽早给予少量母乳或米汤等半流质、流质饮食。

液体疗法

合理的液体疗法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临床上补充液体的速度有所不同,近年来主张采用速度更快的液体复苏法,使患儿更快获得循环系统稳定,同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补液时应遵循“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后缓、见尿补钾”的原则。

臀部护理

腹泻后,小孩的臀部容易感染,因此要保持清洁和干燥,经常更换尿布并使用专门的尿布清洁剂进行清洗。

二、中医治疗策略

中医治疗小儿腹泻主要针对症状和病因进行治疗,采用药物治疗、饮食调理、按摩推拿等方法。

药物治疗

中医药可根据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缓解腹泻症状。常用的药物有止泻药、清热解毒药等。但必须根据病情、年龄和体质,确定用药方案,并严格遵循医生的用药方法和剂量。

饮食调理

中医强调饮食在腹泻治疗中的重要性。建议避免食用高脂、高纤维、难以消化的食物,多喝汤、粥以补充肠道丢失的水分。病毒性肠炎患儿有单糖酶缺乏,可改用豆制代乳品或发酵乳。

按摩推拿

通过按摩腹部、足三里和中脘等穴位,可以刺激肠道蠕动,有利于排便并减轻腹泻症状。按摩时动作应轻柔,时间适当,避免过度按摩。按摩过程中可引导小儿观察周围事物,分散其注意力,保证推拿时间较长。

敷贴疗法

敷贴前向患儿家长说明敷贴的目的、方法和效果,以便患儿主动配合治疗。同时保持敷贴部位皮肤清洁,避免污染。敷贴期间,指导患儿饮食,忌生冷及油腻食物,两餐间隔4-6小时。换药宜在睡前进行,睡前时选平卧姿势,有利于药物吸收。

艾灸疗法

艾灸穴位如神厥、大椎、中脘、足三里等,以局部红润、周围皮肤潮红为度。艾灸时注意艾灰分离,防止烫伤皮肤。伴有腹痛、腹胀患儿,可用按摩运腹。手法一定要轻柔舒缓,最好引开患儿注意力,保持腹部放松状态下治疗。

中药灌肠

灌肠前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解释药物保留灌肠的目的、意义及配合方法,以获得患儿配合。灌肠时关好门窗,以防患儿受凉。灌肠完毕后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直接风吹,病室宜温忌寒,同时注意腹部保暖。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具有显著优势。西医药物可以对症治疗,快速缓解腹泻症状;而中医调理可以强化脾胃功能,提高免疫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流质饮食、电解质和营养物质补充也是治疗腹泻的重要手段。临床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有效治愈率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且治疗时间更短。

综上所述,小儿腹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旨在平衡肠胃功能,恢复儿童活力。通过西医针对病因的治疗和中医针对症状的调理相结合,可以更有效地缓解腹泻症状,促进患儿康复。同时,家长也应密切关注患儿的饮食和生活环境,预防腹泻的发生。

(刘亚男 息县人民医院 儿科一病区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