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糖尿病不只是“糖”的问题,全面认识这个生活方式病

2024-05-22 13:5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许多人眼中,糖尿病似乎只是与“糖”紧密相连,然而,这种认知过于片面。糖尿病实则是一种复杂的、与多种因素相关的生活方式病,其影响远超出血糖范畴,深刻地关乎着人体的整体健康与生活质量。

从本质上讲,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但追根溯源,它的发生并非单纯因为摄入过多的糖。遗传因素在糖尿病发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若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个体患病风险会显著增加,这表明遗传基因可能使某些人的身体在代谢调节方面存在先天薄弱点。不过,遗传并非决定命运的唯一因素,后天的生活环境与习惯更是关键诱因。

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为糖尿病滋生提供了温床。长期高热量、高脂肪、低膳食纤维的饮食结构,使得身体摄入过多能量却难以及时消耗。精致谷物、油炸食品、含糖饮料等成为日常饮食的主角,这些食物迅速升高血糖,加重胰岛细胞负担,久而久之,胰岛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血糖便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久坐不动的工作模式与缺乏运动的生活习惯相辅相成,能量在体内堆积,脂肪细胞肥大,产生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加剧了血糖调节的紊乱。

糖尿病的危害也绝非仅限于血糖升高带来的不适。持续的高血糖如同一场悄无声息的“腐蚀剂”,对人体多器官、多系统造成渐进性损害。微血管病变可引发视网膜病变,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肾脏功能受损,发展为肾衰竭,需要长期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神经系统也会受累,周围神经病变引起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自主神经病变则影响胃肠、心血管等系统的正常功能,出现胃轻瘫、体位性低血压等问题。大血管病变更是不容忽视,它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使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骤增,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面对糖尿病,预防与治疗同等重要,且都离不开生活方式的干预。在预防环节,均衡饮食是基石,增加蔬菜、全谷物、优质蛋白的摄入,减少加工食品与糖分摄取,控制总热量。规律运动必不可少,每周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结合力量训练,提升肌肉量,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减轻精神压力,这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能显著降低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对于已患糖尿病的人群,生活方式管理更是核心治疗手段。合理膳食需精准计算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定时定量进餐,配合药物治疗或胰岛素注射,稳定血糖水平。运动依旧发挥着关键作用,虽要注意避免低血糖发生,但适度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改善血糖代谢。同时,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发症筛查也不可或缺,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延缓病情进展。

糖尿病绝非简单的“糖”过剩问题,它是生活方式、遗传等多种因素交织的产物,其危害广泛而深远。唯有全面认识,从生活点滴做起,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才能有效预防与管控糖尿病,守护自身健康,提升生命质量,让生活不再被“甜蜜”的负担所累。

(郑会敏 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大屯乡卫生院 内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