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溺水救援,水中生死挣扎后的上岸重生术

2025-04-26 18:3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下,溺水事故宛如隐藏的漩涡,悄无声息间便能将人卷入生死危机。当生命在水中艰难挣扎,每一秒都关乎着存亡,而及时且正确的救援,恰似伸向深渊的有力援手,能引领溺水者重回岸上的安全与生机。

一、溺水瞬间:危险悄然降临

溺水往往始于不经意间。可能是戏水时误入深水区,腿部抽筋导致失去行动能力;或许是在野外水域,被水下暗流、杂草缠绕,难以挣脱;又或是游泳过程中体力不支,逐渐被水淹没口鼻。一旦呛水,恐慌便会如潮水般汹涌袭来,慌乱中胡乱扑腾,不仅消耗大量体力,还可能使其更快沉入水底。此时,大脑因缺氧逐渐昏沉,意识开始模糊,若身旁无人,死神便一步步逼近。

二、救援关键:争分夺秒施救

若有目击者,应立刻大声呼救以寻求更多援助,同时迅速寻找漂浮物,如救生圈、木板、轮胎等,准确抛向溺水者,让其借力浮出水面呼吸,争取生存时间。若没有辅助工具,救援者需尽快下水,但从背后接近溺水者,以免正面遭遇被其本能抓抱而陷入危险。潜入水中,用手托住溺水者腋下或下巴,使其头部露出水面,以仰泳姿势缓慢拖向岸边,整个过程务必保持自身呼吸平稳,避免慌乱。

三、上岸复苏:与死神赛跑

溺水者被拖上岸后,抢救刻不容缓。首先清理口腔、鼻腔中的泥沙、杂草等异物,确保呼吸道通畅,可采用头低脚高的俯卧位,轻拍背部促使积水排出。若溺水者心跳呼吸微弱或停止,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CPR)。双手交叠,掌根用力按压溺水者两乳头连线中点,频率至少 100 次/分钟,深度 5 - 6 厘米,每按压 30 次,进行 2 次人工呼吸,吹气时要捏住鼻子,口对口紧密吹气,见胸腔有起伏即可,持续不间断操作,直至专业急救人员抵达或溺水者恢复自主呼吸心跳。

四、术后养护:身心修复之路

溺水者苏醒后,身体极度虚弱,需送医全面检查,排查肺部感染、低温症等潜在问题,遵医嘱治疗休养。心理层面,溺水的恐怖经历可能留下创伤,家人朋友要给予陪伴安慰,耐心倾听其感受,帮助疏导恐惧情绪,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引导其走出阴影,重新拥抱正常生活。

溺水救援绝非一人之力、一时之功,它需要全社会提升安全意识,日常做好防溺水宣传,让危险水域警示标识醒目;学校与家庭联动,传授孩子水上安全知识与技能;公共场所配备完善救援设施与受过培训的工作人员。如此多方协力,才能织就一张守护生命的防护网,让“上岸重生”不再是侥幸,而是溺水事故发生时必然的曙光,为每一个不慎落水的生命开启重回世间的希望之门,续写人生篇章。

(邹洋 郑州市中心医院 急诊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