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在脑卒中发生后的短暂时间内,若能及时识别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将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和康复效果,这段时间被称为脑卒中救治的“黄金时刻”。
一、脑卒中的识别
脑卒中的症状复杂多样,但有一些典型的表现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识别。常见的症状包括突发的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患者可能无法正常抬起手臂、行走或持物;面部不对称,表现为一侧嘴角歪斜、流口水;言语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患者可能出现说话含糊、词不达意或听不懂他人讲话的情况。此外,还可能伴有眩晕、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
然而,这些症状并非脑卒中所特有,其他一些疾病也可能导致类似表现。因此,准确识别脑卒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特点以及发病的突然性等因素。如果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等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且突然出现上述症状,应高度怀疑脑卒中的可能。
为了便于记忆,可以使用“BE FAST”口诀来快速识别脑卒中:“B”代表平衡(Balance),观察患者是否无法保持正常姿势与平衡;“E”代表视力(Eyes),视力突发异常,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如视物模糊、视野缺损、复视等;“F”代表面部(Face),观察患者面部是否不对称;“A”代表手臂(Arm),检查患者两侧手臂力量是否相同;“S”代表语言(Speech),听患者讲话是否清晰、连贯;“T”代表时间(Time),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争取时间送医治疗。
二、脑卒中的危害
脑卒中发生后,脑部血液供应中断,脑细胞在短时间内就会开始死亡。每延迟一分钟,大脑神经元就会死亡约 190 万个,脑组织损伤逐渐加重,导致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断加深。这不仅会使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即使患者幸存下来,也可能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如肢体瘫痪、言语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
三、应对脑卒中的黄金时刻
(一)立即呼叫急救系统
一旦发现疑似脑卒中患者,应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如 120),向急救人员详细描述患者的症状和所在位置。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尽量让患者保持安静、舒适的体位,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如果患者清醒,可安慰患者,缓解其紧张情绪。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松开患者的衣领和腰带,确保呼吸顺畅。如果患者有假牙,应将其取出。
(三)不要随意给患者喂水或食物
在脑卒中发作时,患者的吞咽功能可能受到影响,随意喂水或食物可能会导致呛咳、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
(四)记录发病时间
准确记录患者发病的时间非常重要,这将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因为脑卒中的治疗方法与发病时间密切相关,例如在发病后的一定时间内(通常为 4.5 小时),可以进行静脉溶栓治疗,以溶解血栓,恢复脑部血液供应,减少脑组织损伤。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只要我们能够掌握识别脑卒中的方法,并在发病后的黄金时刻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就能够为患者争取到宝贵的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机会。同时,日常生活中积极预防脑卒中的发生也至关重要,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让我们共同关注大脑健康,守护生命的防线。
(邹洋 郑州市中心医院 急诊科 主治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