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突发胸痛莫慌张,急诊常识来帮忙

2023-10-18 19:0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胸痛,是急诊科常见的就诊症状之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从相对良性的疾病到危及生命的紧急状况都有可能。了解一些关于突发胸痛的急诊常识,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来说至关重要,关键时刻甚至能挽救生命。

一、胸痛的常见原因

心脏系统疾病
冠心病心绞痛:这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发的胸痛。典型的心绞痛表现为胸部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区、左臂内侧、颈部、下颌等部位,一般持续 3 - 5 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超过 20 分钟,伴有大汗淋漓、濒死感,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这是极其危险的情况,需要立即就医。
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由于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也可能导致胸痛,同时还可能伴有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
呼吸系统疾病
胸膜炎:炎症刺激胸膜可引起胸痛,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牵拉痛,患者可伴有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疼痛会随呼吸或咳嗽加重。
气胸:多在剧烈运动、咳嗽、提重物等诱因下发生,肺部气体进入胸腔,使胸腔内压力增高,导致胸痛,常为突然发作的尖锐刺痛,疼痛可向患侧肩部、背部放射,同时伴有胸闷、呼吸困难,严重时可能出现紫绀、休克。
消化系统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胃酸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产生烧心样胸痛,疼痛多位于胸骨后,可伴有反酸、嗳气、吞咽困难等症状,常在进食后或平卧时加重,坐起或服用抗酸药物后可缓解。
胆囊炎、胆结石:右上腹疼痛可放射至胸部,疼痛较为剧烈,呈绞痛样,常伴有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多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发作。
神经系统问题
颈椎病:颈椎病变刺激或压迫神经,有时会引起胸痛,疼痛多为隐痛,可伴有颈部疼痛、僵硬、上肢麻木等症状,长时间低头工作或颈部姿势不当可诱发。
二、发生胸痛时的应对措施

立即休息:当突发胸痛时,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原地坐下或躺下休息。因为活动会增加心脏负担,对于心肌缺血等心脏疾病引起的胸痛,休息可减少心肌耗氧量,缓解疼痛程度,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放松心情:紧张和焦虑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加重心脏负担,从而加重胸痛症状。患者应尽量保持冷静,避免过度紧张,可以通过深呼吸来调节情绪,放松身体。
呼叫急救:如果胸痛持续不缓解,尤其是伴有呼吸困难、头晕、出汗、恶心呕吐、意识不清等症状时,应立即呼叫 120 急救电话。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要尽可能详细地记录自己的症状,包括胸痛的具体部位、疼痛程度(可简单描述为轻微、中度、重度)、疼痛的持续时间、是否放射到其他部位、有无诱发因素(如运动、进食、情绪激动等)以及既往病史(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信息对于医生准确判断病情非常重要。
正确用药:如果已知自己患有冠心病等心脏疾病,且身边备有药物,如硝酸甘油,可按说明书服用,以缓解心绞痛。一般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1 - 2 片,每隔 5 分钟可重复使用,但最多不超过 3 次。若服用硝酸甘油后胸痛仍未缓解,也应立即呼叫急救。
三、急诊室的诊断流程

患者被送至急诊室后,医生会迅速展开一系列的检查和诊断流程: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胸痛的起病情况、特点、伴随症状、既往病史、家族病史以及近期的生活方式等信息,这是初步判断胸痛原因的重要依据。
体格检查:包括测量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体温),检查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等,以发现可能存在的异常体征,如心脏杂音、肺部啰音、腹部压痛等,进一步缩小诊断范围。
辅助检查
心电图(ECG):这是诊断心脏疾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最常用、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通过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情况,医生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问题。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会显示特征性的 ST 段抬高或压低、T 波倒置等改变。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如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这些指标在心肌细胞受损后会释放入血,其升高水平有助于诊断心肌梗死,并能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和范围。一般在胸痛发作后 3 - 6 小时开始升高,10 - 24 小时达到峰值,因此对于发病早期心电图不典型的患者,需要多次复查心肌损伤标志物。
胸部 X 线或 CT 检查:对于怀疑气胸、胸膜炎、肺部疾病等引起的胸痛,胸部 X 线或 CT 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肺部的结构和病变情况,如气胸时可见胸腔积气,胸膜炎时可见胸膜增厚、胸腔积液等。
超声心动图:可以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对于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诊断有重要价值,还能观察心肌的运动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心肌梗死区域的心肌运动异常。
四、预防胸痛的生活方式调整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腌制食品等。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鱼类、豆类等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从而预防胸痛。例如,每日摄入蔬菜量不少于 500 克,水果 200 - 300 克,减少食用油用量至 25 - 30 克,盐摄入量控制在 5 克以下。
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速度约 100 - 120 步/分钟)、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也可适当进行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心血管健康,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减少肥胖风险,有助于预防冠心病、高血压等引起的胸痛。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运动前应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运动过程中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就医。
戒烟限酒: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增加胸痛的发生几率。因此,戒烟对于预防胸痛至关重要。同时,过量饮酒也会对心脏和血管造成损害,应限制饮酒量,男性每日饮酒酒精量不超过 25 克,女性不超过 15 克。
心理平衡: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导致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血压波动、心率加快,增加心脏负担,诱发胸痛。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可通过听音乐、阅读、旅游、与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控制基础疾病: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应积极控制病情,按照医生的建议规律服药,定期复查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将其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以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预防胸痛发作。例如,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 140/90 mmHg 以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 7%以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根据心血管风险分层控制在相应的目标值以下。
总之,突发胸痛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了解胸痛的常见原因、应对措施、急诊室的诊断流程以及生活中的预防方法,对于每个人都非常重要。在遇到突发胸痛时,保持冷静,正确应对,及时就医,能够为自己的生命健康争取宝贵的时间和机会。同时,通过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预防胸痛的发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美好。

(邹洋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 急诊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