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且可能危及生命的健康问题,了解其急救措施至关重要。作为急诊科医生,我将在本文中详细介绍食物中毒的原因、症状以及家庭和医院中的急救方法,帮助大家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
一、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
食物中毒通常由以下因素引起:
- 细菌污染: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于未煮熟的肉类、蛋类、奶制品以及被污染的蔬菜和水果。
- 病毒感染: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可通过受污染的水或食物传播,尤其在集体用餐场所容易爆发。
- 化学物质: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食品添加剂过量等,可能存在于农产品、加工食品中。
- 有毒动植物:发芽的马铃薯含有龙葵素,毒蘑菇、未煮熟的四季豆、河豚鱼等都可能导致中毒。
二、食物中毒的症状
食物中毒的症状因中毒源和个体差异而异,常见的包括:
- 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是最常见的表现,可能伴有食欲不振、腹胀等。
- 全身症状:发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脱水症状(如口渴、皮肤干燥、尿量减少、眼窝凹陷等),严重时可出现休克、昏迷。
三、家庭急救措施
一旦怀疑发生食物中毒,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 催吐:如果中毒时间在 1 - 2 小时内,可使用催吐法。让患者大量饮用温水,然后用手指、筷子或压舌板刺激咽后壁,引发呕吐反射,尽可能将胃内的食物吐出,以减少毒素的吸收。但要注意,对于昏迷、抽搐、有严重心脏病、食管静脉曲张等情况的患者,不宜催吐。
- 洗胃:如果催吐效果不佳或中毒时间稍长(2 - 4 小时内),且患者意识清醒,可尝试洗胃。用大量的温盐水(约 0.9%的氯化钠溶液)或淡肥皂水,每次饮用 300 - 500 毫升,然后再催吐,反复进行,直至呕吐物清澈无味。但洗胃操作需谨慎,避免误吸。
- 导泻:如果患者中毒时间较长(超过 4 小时),且无明显腹泻,可使用导泻的方法促进毒素排出体外。常用的导泻剂有硫酸镁、硫酸钠等,按照说明书或遵医嘱适量服用,以促进肠道蠕动,加快毒物排泄。但对于年老体弱、孕妇、有肠道疾病或腹泻严重的患者,不宜导泻。
- 饮食调整:在中毒后的短时间内,应禁食,让胃肠道得到充分休息。待症状缓解后,可逐渐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稀粥、面条等,避免食用油腻、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胃肠道负担。
-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呕吐和腹泻会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让患者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口服补液盐溶液或含糖的电解质饮料,以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如果患者脱水症状严重,如出现皮肤弹性差、眼窝深陷、尿量极少甚至无尿等情况,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静脉补液治疗。
四、医院急救措施
患者被送往医院后,急诊科医生会根据中毒的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 病情评估: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进食的食物种类、时间、数量以及症状出现的先后顺序和严重程度等,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并结合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毒物检测等)和影像学检查(如腹部 X 光、B 超、CT 等),评估患者的中毒程度和病情进展,确定中毒的原因和类型,以便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 清除毒物:除了上述家庭急救中的催吐、洗胃、导泻方法外,在医院还可能根据中毒情况采用更专业的方法,如通过胃管洗胃,使用活性炭吸附毒物,对于某些特殊毒物中毒(如有机磷农药中毒),可能会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等,以更有效地清除体内的毒物,减少毒素对身体的损害。
- 药物治疗:根据中毒的原因和症状,医生会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例如,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会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对于腹痛、腹泻严重的患者,会给予解痉止痛、止泻药物;对于中毒引起的脱水、电解质紊乱,会通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电解质溶液等进行纠正;对于出现休克的患者,会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补充血容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稳定;对于某些特定毒物中毒(如重金属中毒),会使用特效解毒剂进行解毒治疗。
- 对症支持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给予吸氧、心电监护等支持治疗措施,及时处理并发症。对于昏迷的患者,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和窒息;对于高热的患者,会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措施;对于有抽搐症状的患者,会使用镇静药物控制抽搐发作,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机能稳定,促进身体的恢复。
五、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
预防食物中毒是关键,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 注意食品卫生:保持厨房清洁,定期消毒餐具、厨具和厨房台面;生熟食品分开存放和加工,避免交叉污染;烹饪食物时要烧熟煮透,尤其是肉类、蛋类、海鲜等易受污染的食物,确保食物中心温度达到 70℃以上;不吃变质、过期、有异味或外观异常的食物。
- 选择安全的食材:购买食品时,选择正规的超市、农贸市场等有保障的渠道,注意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食品标签等信息,避免购买三无食品;对于蔬菜、水果,要充分清洗干净,去除表面的农药残留;对于野生蘑菇、野菜等不明食材,不要随意采摘食用,以免误食有毒植物。
- 妥善保存食品:按照食品的储存要求,将食品存放在合适的温度环境中。易腐食品如肉类、奶类等应冷藏或冷冻保存;干货食品要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防止受潮发霉变质。
- 注意饮水安全:饮用经过煮沸或消毒处理的安全饮用水,避免饮用生水或未经处理的水源,尤其是在野外活动或旅行时,更要注意饮水卫生,防止因水源污染导致的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一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健康问题,了解食物中毒的急救措施和预防方法,对于保障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健康至关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从食品采购、加工、储存等各个环节入手,严格把关,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如果不幸发生食物中毒,要冷静应对,及时采取家庭急救措施,并尽快送往医院进行专业治疗,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脱离危险,恢复健康。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大家能够对食物中毒的急救和预防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让我们一起守护自己和身边人的健康,远离食物中毒的威胁。
(邹洋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 急诊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