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房颤患者防中风,抗凝药怎么吃才安全?

2025-02-11 14:1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对于房颤患者而言,预防中风是至关重要的,而抗凝药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正确且安全地服用抗凝药,能有效降低中风风险,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

一、认识抗凝药的重要性

房颤时,心房失去有效收缩,血液易在心房内淤滞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可随血液循环流向全身,堵塞脑血管就会引发中风,其致残率与致死率极高。抗凝药通过抑制血液凝固过程,减少血栓形成的几率,从而为房颤患者撑起一把“保护伞”。

二、常用抗凝药及特点

华法林:经典抗凝药物,价格相对低廉。但它的治疗窗较窄,意味着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需要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根据 INR 值调整剂量,目标 INR 一般控制在 2 - 3 之间。华法林受食物、药物影响大,富含维生素 K 的食物(如菠菜、甘蓝等绿叶蔬菜)会减弱其抗凝效果,而一些抗生素、止痛药等可能增强其作用,增加出血风险。

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如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等。这类药物相对华法林,无需频繁监测凝血指标,药物相互作用较少,进食对其影响小,使用更为便捷。不过,它们价格也偏高,且在特定情况下,如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时,需要谨慎调整剂量,因为部分药物依赖肾脏排泄。

三、安全服用要点

严格遵医嘱: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肾功能、是否有其他合并疾病以及房颤类型等因素,综合评估后选择合适的抗凝药及确定精准剂量。患者务必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切不可自行增减剂量,否则可能因抗凝不足无法预防中风,或抗凝过度导致出血。

规律服药时间:多数抗凝药需每日固定时间服用,以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例如,华法林通常建议晚上服用,这样便于监测白天的 INR 值;新型口服抗凝药可根据药物说明书,选择在早餐前或睡前等固定时段服用,确保用药依从性。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在服用抗凝药期间,如需使用其他药物,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保健品,都要先咨询医生或药师。比如感冒吃抗生素、止痛药,或者长期服用降压药、降糖药等,都可能与抗凝药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定期复查与监测:即使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药,也需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对于华法林,规律监测 INR 更是重中之重,初始用药阶段可能每周甚至更频繁监测,稳定后可适当延长间隔时间,确保 INR 在目标范围。

警惕出血迹象:抗凝治疗最大风险是出血,常见表现有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瘀斑、小便发红、大便发黑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告知医生正在服用抗凝药,医生会评估出血程度并决定是否调整治疗方案。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对药物耐受性差,出血风险相对较高。医生会更谨慎选择抗凝药及确定低起始剂量,同时加强监测,家属也要密切观察老人有无异常出血表现。

肾功能不全者:许多抗凝药经肾脏排泄,肾功能下降会影响药物代谢,增加蓄积中毒风险。这类患者可能需要调整药物剂量,甚至更换更适合的抗凝药物,并严密监测肾功能变化。

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是一场需要医患紧密配合的“持久战”,只有正确、安全地服用抗凝药,才能在预防中风的同时,将出血等风险降至最低,让患者安心生活,远离中风威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请遵循医生的专业指导。

(苏瑞变 清丰县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