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孩子反复咳嗽总不好,中医调理时会从哪些方面入手?

2023-08-21 18:4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孩子反复咳嗽总不好,是让许多家长头疼的问题。在中医看来,小儿咳嗽并非单一的病症,而是身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尤其与肺、脾、肾等脏腑关系密切。调理时需辨证施治,从根本上改善孩子的体质,而非单纯止咳。​

中医认为 “肺为娇脏,喜润恶燥”,小儿肺脏尚未发育成熟,抵御外邪的能力较弱,一旦受到风寒、风热、痰湿等邪气侵袭,就容易引发咳嗽。若咳嗽反复不愈,多是因为肺气受损,宣发肃降功能失常。此时调理首先要梳理肺气,根据邪气性质采取不同方法:风寒侵袭者,常见鼻塞流清涕、咳嗽声重,可选用温肺散寒的药材,如生姜、紫苏叶煮水饮用,配合小儿推拿中的推三关、揉外劳宫等手法,帮助驱散寒邪;风热犯肺者,往往伴有咽喉红肿、痰黄黏稠,需清热润肺,用桑叶、菊花、川贝母煎水,同时推拿清天河水、清肺经,以宣散肺热。​

脾胃功能失调也是小儿反复咳嗽的重要原因。中医有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的说法,小儿脾胃运化能力较弱,若饮食不节,过多食用生冷、油腻、甜食等,容易损伤脾胃,导致水湿运化失常,聚而生痰,上犯于肺引发咳嗽。这类孩子常表现为痰多黏稠、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调理需健脾化痰,从根源减少痰浊生成。日常可给孩子食用山药粥、莲子粥等健脾食物,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茯苓、白术、陈皮等药材,同时配合摩腹、捏脊等推拿手法,增强脾胃运化功能。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应避免给孩子进补,以免加重脾胃负担,使痰湿更难清除。​

体质虚弱的孩子更容易反复咳嗽,这类孩子往往面色苍白、容易出汗、精神倦怠,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引发咳嗽。这是因为小儿 “稚阴稚阳” 的体质特点,若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养护不当,就会导致正气亏虚,卫外不固。调理时需兼顾补气养阴,增强孩子的抵抗力。气虚明显者,可选用黄芪、太子参等补气药材,搭配红枣、粳米煮粥;阴虚体质的孩子常见口干舌燥、夜间咳嗽加重、舌红少苔,可用沙参、麦冬、玉竹等滋阴润燥的药材,配合滋阴推拿手法,如揉二人上马、补肾经等。同时,家长要注意孩子的日常养护,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过度保暖或受凉,适当进行户外活动,让孩子多晒太阳,增强体质。​

此外,中医调理还注重 “治未病”,强调在缓解期巩固疗效,防止咳嗽复发。很多孩子咳嗽刚好就暴饮暴食或接触过敏原,导致病情反复。此时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寒凉、过咸的食物,多吃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保证充足睡眠,让脏腑得到充分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尘、异味刺激。对于有过敏体质的孩子,还需排查生活中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某些食物等,减少对肺脏的刺激。​

值得注意的是,小儿肌肤娇嫩、脏腑敏感,调理时需把握适度原则,用药宜轻清灵动,推拿手法要柔和,避免过度治疗。同时,家长要耐心坚持,因为体质的改善需要时间,不可因短期内未见效果就随意更换方法。若孩子咳嗽伴有高热、喘息、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肺炎、哮喘等严重疾病,以免延误病情。​

总之,中医调理小儿反复咳嗽,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通过调理肺脾功能、改善体质、祛除病邪,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孩子的饮食、起居和情志调护,配合中医调理方法,才能让孩子摆脱反复咳嗽的困扰,健康成长。

(李敏 林州市东岗卫生院 中医儿科 主治医师)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