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是一个充满喜悦和期待的旅程,但也伴随着各种挑战和风险。其中,妊娠高血压就是一种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孕期并发症,它不仅威胁着母亲的健康,还可能对胎儿造成严重影响。
一、什么是妊娠高血压?
妊娠高血压,也称为妊娠期高血压,是指女性在怀孕20周后首次出现的高血压,通常在分娩后12周内恢复正常。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妊娠高血压是指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且至少两次测量间隔4小时以上。
妊娠高血压与慢性高血压不同,后者是在怀孕前或怀孕20周前就已存在的高血压。此外,妊娠高血压还可能进一步发展为更严重的疾病——子痫前期(preeclampsia),后者除了高血压外,还伴有蛋白尿或其他器官损害的迹象。
二、妊娠高血压的危害
妊娠高血压对母亲和胎儿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
对母亲的危害
1.子痫前期和子痫:妊娠高血压可能发展为子痫前期,进而引发子痫,出现抽搐、昏迷等症状,严重威胁母亲生命。
2.胎盘早剥:高血压可能导致胎盘在分娩前从子宫壁剥离,引起大出血,危及母婴安全。
3.器官损害: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损害心脏、肾脏、肝脏等重要器官。
4.未来心血管疾病风险:有妊娠高血压病史的女性,未来患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对胎儿的危害
1.生长受限:高血压可能影响胎盘的血液供应,导致胎儿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氧气,从而生长缓慢。
2.早产:为了母亲和胎儿的安全,医生可能会建议提前分娩,导致早产儿出生。
3.低出生体重:由于生长受限和早产,新生儿体重可能低于正常水平。
4.死胎:在严重情况下,妊娠高血压可能导致胎儿在子宫内死亡。
三、妊娠高血压的高危人群
并非所有孕妇都会患上妊娠高血压,但以下人群的风险较高:
-年龄因素:年龄小于20岁或大于40岁的孕妇。
-既往病史:有妊娠高血压或子痫前期病史的女性。
-家族史:家族中有妊娠高血压病史。
-慢性疾病:患有糖尿病、肾脏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多胎妊娠:怀有双胞胎、三胞胎等多胎的孕妇。
-肥胖:体重指数(BMI)超过30的孕妇。
-种族因素:非洲裔女性患病风险较高。
四、妊娠高血压的症状
妊娠高血压通常被称为“隐形杀手”,因为它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然而,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血压升高: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蛋白尿:尿液中出现蛋白质,这是子痫前期的重要指标。
-水肿:尤其是面部和手部的水肿,与普通孕期水肿不同,可能更为严重。
-头痛:持续性或剧烈的头痛。
-视觉问题:视力模糊、眼前出现闪光点或暂时性失明。
-上腹部疼痛:通常位于右上腹部,可能是肝脏受累的表现。
-恶心、呕吐:尤其在怀孕后期出现,需要警惕。
五、妊娠高血压的诊断与监测
由于妊娠高血压症状不明显,定期的产前检查至关重要。医生会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诊断和监测:
-血压测量:每次产检时测量血压,发现异常升高需进一步检查。
-尿液检查:检测尿蛋白,以排除或确认子痫前期。
-血液检查:评估肝肾功能、血小板计数等。
-胎儿监测:通过超声检查、胎心监护等,了解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六、妊娠高血压的治疗与管理
妊娠高血压的治疗目标是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并确保母婴安全。具体措施包括:
生活方式调整
-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建议左侧卧位,以改善胎盘血液供应。
-饮食:低盐、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饮食,避免过度进补。
-监测:定期监测血压和胎动,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药物治疗
-降压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安全的降压药物,如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等。
-预防子痫前期:对于高危孕妇,医生可能建议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
终止妊娠
在严重情况下,如子痫前期无法控制,可能需要提前终止妊娠,以保护母亲和胎儿的生命。
七、预防措施
虽然妊娠高血压无法完全预防,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降低风险:
-孕前咨询:有高血压病史的女性,在怀孕前应咨询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产检:严格按照医生建议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适当的体重、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吸烟和饮酒。
八、结语
妊娠高血压是孕期常见的并发症,对母婴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通过提高认识、加强监测、积极治疗和科学预防,可以有效降低其危害。每一位准妈妈都应重视孕期保健,与医生密切配合,共同守护母婴的健康与安全。
(王春霞 柘城县皇集乡卫生院 妇产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