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备孕查出叶酸代谢基因突变?这样补叶酸才有效

2025-07-08 14:0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叶酸的重要性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也被称为维生素B9。它在人体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参与DNA合成、细胞分裂和修复等关键生理过程。对于备孕和孕期女性来说,叶酸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孕妇如果缺乏叶酸,会大大增加胎儿神经管畸形的风险,还会增加新生儿出生缺陷疾病的风险,如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等。此外,叶酸缺乏也可能导致孕妇自身出现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等不良妊娠结局。

二、叶酸代谢基因突变的发现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叶酸代谢与基因密切相关。MTHFR基因是叶酸代谢的关键基因,它编码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是叶酸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如果这个基因发生突变,就会导致MTHFR酶的活性改变,从而影响叶酸的代谢。研究表明,MTHFR基因的C677T位点多态性是与叶酸代谢能力最为相关的突变。在这个基因的第677个核苷酸位置,碱基可能发生胞嘧啶(C)向胸腺嘧啶(T)的突变。根据不同的基因型,个体的叶酸代谢能力会有所不同:CC型为野生型,代谢正常;CT型为杂合突变,代谢能力较弱;TT型为纯合突变,代谢能力最弱。

三、叶酸代谢基因突变对备孕的影响

    叶酸代谢基因突变可能导致叶酸在体内的代谢障碍,使得叶酸不能被有效利用。对于备孕女性来说,如果存在叶酸代谢基因突变,按照常规剂量补充叶酸可能无法达到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的效果。例如,TT型基因突变的个体,由于MTHFR酶活性显著降低,叶酸代谢能力较差,即使按照常规剂量补充叶酸,也可能无法满足孕期对叶酸的需求。因此,这类人群需要根据基因检测结果,调整叶酸的补充剂量和方式。

四、如何通过基因检测指导叶酸补充

(一)基因检测的必要性

    在备孕阶段进行叶酸代谢基因检测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检测MTHFR基因,可以明确个体的叶酸代谢能力,从而为叶酸补充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有缺陷家族史、曾有不明原因的流产、早产、畸形儿甚至死胎的妇女,基因检测尤为重要。这些人群可能存在叶酸代谢障碍的风险,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提前发现并采取针对性的补充措施。

(二)检测方法

    叶酸代谢基因检测是一种安全、便捷的检查手段。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是通过采集口腔黏膜细胞或血液样本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检测过程无创且结果准确可靠。检测完成后,医生会根据检测结果为备孕女性制定个性化的叶酸补充方案。

(三)个性化补充方案

    根据基因检测结果,不同基因型的个体需要采取不同的叶酸补充策略:

•  CC型(正常代谢型):这类人群叶酸代谢能力正常,按照常规剂量补充叶酸即可。建议从备孕前3个月开始,每天补充0.4mg叶酸,直至怀孕满3个月。

•  CT型(中度风险型):叶酸代谢能力较弱,需要适当增加叶酸的补充剂量。一般建议从备孕开始,每天补充0.8mg叶酸。怀孕3个月后,根据复查情况,可调整为0.4 - 0.8mg。

•  TT型(高度风险型):叶酸代谢能力较差,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长期、大剂量的叶酸补充。通常建议从备孕开始,一直补充到分娩,剂量可能在0.8 - 1.2mg。

五、补充叶酸的注意事项

(一)选择合适的叶酸补充剂

    市场上常见的叶酸补充剂有两种形式:合成叶酸和活性叶酸。合成叶酸是人工合成的叶酸形式,价格相对较低,但在体内需要经过代谢才能转化为活性形式。对于MTHFR基因突变的个体,合成叶酸的代谢可能会受到限制。活性叶酸(5 - 甲基四氢叶酸)是叶酸的生物活性形式,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对于叶酸代谢基因突变的个体,直接补充活性叶酸可以绕过代谢障碍,更有效地提高体内叶酸水平。虽然活性叶酸的价格相对较高,但对于高风险人群来说,这种补充方式更为科学和安全。

(二)饮食补充的重要性

    除了服用叶酸补充剂,饮食中叶酸的摄入也不可忽视。叶酸广泛存在于深绿色蔬菜(如菠菜、西兰花、芦笋)、豆类(如黄豆、绿豆、红豆)、动物肝脏(如猪肝、鸡肝)等食物中。这些食物不仅富含叶酸,还含有其他对孕妇和胎儿有益的营养成分。在备孕和孕期,建议多食用这些食物,以增加叶酸的摄入。需要注意的是,叶酸在烹饪过程中容易被破坏,因此在烹饪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中的叶酸,建议采用短时间的烹饪方法,如蒸、煮或快速炒,避免长时间的炖煮。此外,可以考虑生食一些富含叶酸的蔬菜,如制作沙拉。在购买加工食品时,应查看营养成分标签,选择强化叶酸的产品。孕妇在服用叶酸补充剂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因为过量摄入叶酸可能会掩盖维生素B12缺乏的症状,而维生素B12缺乏对孕妇和胎儿同样重要。最后,定期进行血液检查,以监控叶酸水平和其他营养素的状况,确保孕期营养均衡。

(任伟丹 郑州金域临床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实验诊断部 主管技师)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