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通道,涵盖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部。鼻腔可初步过滤和加温空气;咽和喉是气体进出通道,还参与发声;气管和支气管分支将空气输送到肺部;肺部是气体交换核心,负责输送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所以,保持呼吸道健康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以下是呼吸道健康可能发出的警报信号,不容忽视。
1. 持续咳嗽:咳嗽本质是呼吸道清除异物和分泌物的保护性反射,像“清洁卫士”。偶尔咳嗽是正常自我保护,但若持续不断,尤其超两周,可能是危险信号。这可能是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喉咙痒、咳嗽频繁且咳痰;也可能是哮喘,接触过敏原或受冷空气刺激时咳嗽加剧、伴喘息;肺炎也会致持续咳嗽,还可能伴发热、胸痛;更严重的是,肺结核甚至肺癌也可能以持续咳嗽为早期表现。所以,出现持续咳嗽不能掉以轻心。
2. 呼吸困难:当你感觉呼吸急促、费力,似被无形的手掐住喉咙,这可能是多种呼吸道疾病迹象。哮喘发作时气道突然收缩,如通畅道路变窄致呼吸困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因肺部长期受损,呼吸功能下降,呼吸渐吃力;肺气肿使肺部弹性降低、气体交换功能受损,患者常感气短;肺栓塞如“定时炸弹”,血栓堵塞肺部血管时会突然引发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心力衰竭也会致呼吸困难,因心脏功能减弱,影响肺部血液循环。
3. 胸痛:胸痛是令人担忧的症状,可能与心脏问题有关,也可能源于呼吸道疾病。肺炎时炎症刺激胸膜引发胸痛,咳嗽或深呼吸时加剧;肺栓塞致肺部血液循环受阻,引发剧痛;胸膜炎使胸膜发炎,胸廓活动时胸部刺痛明显。若胸痛伴呼吸困难,情况危急,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4. 咳血:咳血(咯血)是令人恐惧的症状,如同身体内部的“红色警报”。任何量的咳血都需高度重视,因为它可能是肺结核、肺炎、肺癌或肺血管异常的征兆。肺结核患者咳血可能是痰中带血或大口咯血;肺癌患者咳血可能间歇性或持续不断;肺血管异常时血管破裂也会导致咳血。一旦出现咳血症状,要及时就医,做详细检查和诊断。
5. 持续的鼻塞、流涕或打喷嚏:这些普通症状可能与过敏、鼻窦炎或鼻息肉有关。过敏体质者接触花粉、灰尘等过敏原时,会触发“过敏开关”,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鼻窦炎是鼻窦发炎,患者会有鼻子堵塞、流涕增多且可能为黄绿脓性鼻涕的情况;鼻息肉像鼻腔内“小肉球”,会阻塞鼻腔,导致持续鼻塞、影响嗅觉。若症状持续,可能需进一步诊断治疗,以恢复鼻腔正常功能。
6. 声音嘶哑:长期声音嘶哑可能不只是用嗓过度,还可能是喉炎或喉部肿瘤的标志。喉炎常因喉部黏膜受感染或刺激所致,患者会有喉咙疼痛、干燥、声音沙哑等症状;若伴有吞咽困难或颈部肿块,需警惕喉部肿瘤。喉部肿瘤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会随生长影响发声和吞咽功能。因此,一旦出现长期声音嘶哑,应及时就医,做喉镜等检查,以便早发现问题。
7. 持续的低烧:低烧(低热)体温升高幅度不大,但持续存在可能是呼吸道感染信号。如结核病,结核菌在体内“潜伏”繁殖,会使患者持续低烧,体温通常在37.3℃ - 38℃,还可能伴有夜间出汗、体重减轻等症状。若出现这些情况,应立即就医,进行结核菌素试验、胸部X光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8. 慢性疲劳:慢性疲劳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若伴随呼吸道问题(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即COPD),可能是呼吸功能受损信号。COPD患者因肺部功能下降,身体获取氧气能力减弱,致使各器官和组织缺氧,出现慢性疲劳症状。患者常浑身无力、稍活动就气喘吁吁,精神状态也受影响。所以,伴有呼吸道问题的慢性疲劳,不能简单归因于劳累,应及时就医评估呼吸功能。
9. 高敏感性:对冷空气、烟雾、灰尘等刺激物高敏感,如同呼吸道“娇弱”,可能是哮喘或其他呼吸道疾病早期迹象。哮喘患者气道有高反应性,接触刺激物会迅速收缩,引发咳嗽、喘息等症状;其他呼吸道疾病患者呼吸道黏膜也较敏感,易受外界刺激影响。因此,若发现自己对刺激物特别敏感,应关注呼吸道健康,避免接触刺激因素,并及时就医评估。
10. 睡眠呼吸暂停:夜间打鼾和睡眠呼吸暂停可能是睡眠呼吸障碍迹象,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还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睡眠中呼吸道反复阻塞,出现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会突然憋醒、呼吸困难,还有白天嗜睡、记忆力减退等症状。长期睡眠呼吸暂停使身体缺氧、加重心脏负担,增加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疾病风险。所以,若发现自己或身边人有睡眠呼吸暂停情况,应及时就医,做睡眠监测等检查并治疗。
综上所述:出现上述症状,尤其症状持续或加剧时,应尽快咨询医生。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防呼吸道疾病发展恶化至关重要。此外,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戒烟,香烟有害物质会损害呼吸道黏膜;减少酒精摄入,过量饮酒会增加呼吸道感染风险;保持适当体重,肥胖会增加呼吸道负担;定期锻炼,可增强呼吸道功能;避免接触有害物质,能减少呼吸道刺激损伤。这些都是维护呼吸道健康的重要措施。
(龙登胜 濮阳县梨园乡卫生院 中西医结合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