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癌的漫长征途中,疼痛如影随形,成为许多肿瘤患者难以言说的苦楚。它不仅侵蚀着患者的身体,更在精神层面带来沉重打击。面对这一难题,中医穴位按摩作为传统医学的瑰宝,以其绿色、安全、便捷的特点,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居家缓解疼痛的有效途径。这些看似简单的手法,实则蕴含着中医千年的智慧,通过精准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激发人体自愈能力,从而在缓解疼痛的同时,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一、肿瘤疼痛的成因与影响
肿瘤疼痛的根源复杂多样,既包括肿瘤本身对周围组织的压迫、侵犯,如骨骼被癌细胞侵蚀引发的剧烈疼痛,也涵盖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副作用,如手术后的伤口疼痛、化疗导致的神经病变性疼痛。据统计,约70%的晚期肿瘤患者会遭受不同程度的疼痛困扰,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出疼痛在肿瘤患者群体中的普遍性。
疼痛对患者的身心影响深远。身体上,持续的疼痛会限制患者的日常活动,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精神层面,疼痛常常引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使患者陷入绝望和无助的深渊。
二、中医视角下的肿瘤疼痛
中医理论认为,肿瘤疼痛的发生与“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密切相关。肿瘤作为“痰瘀毒结”的病理产物,阻滞经络气血运行,导致局部气血不畅,从而引发疼痛,此为“不通则痛”。同时,肿瘤患者长期患病,正气亏虚,气血不足,脏腑经络失于濡养,也会产生疼痛,即“不荣则痛”。例如,一位肝癌患者,由于肝郁气滞、瘀血内阻,导致胁肋部疼痛如刺,这是典型的“不通则痛”;而一位胃癌晚期患者,因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出现全身乏力、胃脘部隐痛,则属于“不荣则痛”。
中医治疗肿瘤疼痛,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在疼痛急性发作期,以缓解疼痛为主要目标,通过穴位按摩等外治法,迅速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减轻患者痛苦。在疼痛缓解期,则注重调理脏腑功能,增强患者体质,从根本上改善疼痛产生的内在环境。
三、居家穴位按摩缓解疼痛的实用技巧
(一)合谷穴:全身疼痛的“止痛开关”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偏食指侧,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具有镇静止痛、疏风解表的功效。对于肿瘤患者因各种原因引发的头痛、牙痛、颈肩痛以及全身性疼痛,都有显著的缓解作用。按摩时,用另一手拇指垂直按压合谷穴,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3-5分钟,每日可进行2-3次。在按压过程中,可配合深呼吸,让患者全身放松,增强止痛效果。例如,一位乳腺癌术后出现上肢疼痛的患者,每天坚持按摩合谷穴,一周后疼痛明显减轻,上肢活动也更加自如。
(二)足三里穴:增强免疫的“止痛要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膝盖下方凹陷处(犊鼻穴)下3寸,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具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通经活络的作用。肿瘤患者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按摩足三里穴可以调节脾胃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有助于缓解腹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按摩时,用指腹或按摩锤轻敲足三里穴,每次10分钟左右,每日1次。也可配合艾灸,将艾条点燃后悬于足三里穴上方,距离皮肤约2-3厘米,以局部温热感为宜,每次艾灸15-20分钟,每周2-3次。
(三)内关穴:宁心安神的“止痛妙穴”
内关穴,位于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约三指宽),两筋之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具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功效。对于肿瘤患者因情绪紧张、焦虑加重的胸痛、胃痛以及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按摩内关穴能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按摩时,用拇指旋转按压内关穴,配合深呼吸,每次按压5分钟,每日可进行多次。
(四)阿是穴:直接止痛的“特效穴位”
阿是穴,又称压痛点,是以痛为腧,即疼痛最明显的部位。它没有固定的位置,直接作用于病灶区域,通过按摩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痉挛性疼痛。按摩时,用掌根或指腹在阿是穴部位轻柔打圈,避免用力过猛,每次按摩5分钟,每日可进行多次。例如,一位骨肿瘤患者,在腿部疼痛部位找到阿是穴后,每天进行按摩,疼痛逐渐减轻,生活质量得到一定提高。
(五)太冲穴:疏肝理气的“情绪调节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具有疏肝理气、调畅情志的作用。肿瘤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而这些不良情绪又会加重疼痛感受。按摩太冲穴可以缓解情绪抑郁引发的胸胁胀痛,改善睡眠质量。按摩时,用拇指按压太冲穴,向足趾方向推揉,每次3分钟,睡前按摩有助于放松身心,促进睡眠。
四、按摩注意事项与禁忌
穴位按摩虽然安全有效,但在操作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力度要适中,以“酸胀不刺痛”为度,避免用力过猛损伤皮肤和皮下组织。其次,按摩时间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每个穴位按摩3-5分钟,每日可进行2-3次。对于皮肤破损、出血倾向、严重水肿的患者,应慎用穴位按摩,以免加重病情。此外,骨转移患者在进行按摩时要格外小心,避免在转移部位施加过大压力,防止发生骨折。
五、结语
穴位按摩作为中医缓解肿瘤疼痛的居家小妙招,为患者提供了一种简单、便捷、有效的自我护理方法。它不仅能够缓解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然而,需要明确的是,穴位按摩只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不能替代规范的抗肿瘤治疗。患者在采用穴位按摩的同时,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共同抗击肿瘤,迎接健康美好的未来。
(刘广文 通许县中医院 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