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头晕胸闷莫小觑,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症状预警信号

2024-11-21 10:0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头晕、胸闷这些看似寻常的症状,常常被人们忽视,以为只是一时的疲劳或小毛病。然而,它们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悄然逼近的信号,无论是在中医还是西医的理论体系中,都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从西医角度而言,头晕胸闷与心脑血管疾病紧密相连。头晕可能是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引起的,而心脏疾病导致的血液循环障碍是常见原因之一。例如,心律失常时,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泵出,大脑得不到充足的血液灌注,就会产生头晕感。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缺氧,心脏功能受损,同样会影响心脏的射血能力,引发头晕。胸闷则可能是心脏供血不足,心肌缺氧的表现,也可能是血管狭窄、痉挛导致肺部淤血,气体交换不畅所致。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径变窄,血流受阻,心肌缺血缺氧,就会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此外,血压异常也是重要因素,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过大,脑部血管压力过高,可引起头晕;低血压时,脑部供血不足,也会头晕。而血压问题又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在中医理论里,头晕胸闷也有其独特的病理阐释。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气血阴阳的平衡是健康的基础。头晕胸闷可能与气血亏虚有关,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不足,不能上荣头目,滋养心肺,则头晕、胸闷随之而来。比如,长期劳累、思虑过度或久病体虚,都会耗伤气血。另外,痰浊瘀阻也是常见原因,体内痰湿内生,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蒙蔽清窍则头晕,痰浊停聚于心肺,则胸闷。情志失调也不可忽视,忧思恼怒等情绪变化,可使肝气郁结,气滞则血瘀,气血运行失常,进而引发头晕胸闷。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一旦发病,往往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对于头晕胸闷这些预警信号,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当出现频繁或持续的头晕胸闷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压、血脂、血糖、心电图、心脏彩超等项目,以便早期发现潜在的心脑血管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要从多方面入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合理饮食,减少高盐、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优质蛋白的摄取,有助于控制体重、血压和血脂。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戒烟限酒,避免吸烟对血管的损害和过量饮酒对心脏的刺激。同时,要注意心理调节,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保持心情舒畅。

总之,头晕胸闷虽是常见症状,但背后可能隐藏着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我们要提高对这些症状的重视程度,从中西医的角度全面认识其危害,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及时就医检查,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不让心脑血管疾病悄然侵蚀我们的身体。

(刘艳玲 鹤壁仁和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西医结合内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