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心脑血管疾病:中西医眼中的“隐形杀手”初现

2023-05-17 17:4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健康的舞台上,心脑血管疾病宛如一位悄然潜伏的“隐形杀手”,无声无息却可能瞬间给予致命一击。于现代医学语境下,它涵盖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类病症,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与残疾的首要病因,如同一片阴霾笼罩着人类健康的苍穹。

西医视角下,心脑血管疾病的根源常聚焦于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犹如隐匿在血管壁内的“定时炸弹”,脂质沉积、斑块形成,使血管内径收窄,血流不畅,心脏需加倍发力泵血,血压随之攀升,进一步损伤血管内皮,恶性循环就此开启。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血脂指标异常,恰似“燃料”过剩,不断滋养着血管壁的“病灶”。高血压更是凭借其强大的压力冲击,使得血管壁承受巨大负荷,脆弱处极易破裂出血或形成血栓,一旦堵塞心脑血管关键通道,心肌梗死、脑梗塞等急症便汹涌而至。

从中医理论深究,此疾与人体脏腑失调、气血失和紧密相连。心主血脉,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肾藏精主水液代谢,诸脏腑协同,维持气血平稳循行。若情志不舒,肝郁气滞,血行受阻;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痰湿内生,阻遏清阳;亦或劳倦过度,肾精亏虚,髓海失养,皆能引发气血逆乱,上犯心胸、清窍。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堆积,恰似溪流中淤积的泥沙,阻滞经络,心脉痹阻则胸痛彻背,脑络不通则眩晕肢麻,半身不遂。

然而,初期的心脑血管疾病常隐匿性极强,宛如潜藏在冰山之下的巨大隐患,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患者或许仅感偶尔头晕、短暂乏力,并未引起足够重视,依旧忙于工作、沉浸生活琐事,不知体内“风暴”已悄然酝酿。待症状加重,如心绞痛频繁发作、言语含糊不清时,往往病情已进展过半,错失最佳干预时机。

预防之心不可无,中西医结合防控策略尽显智慧。西医倡导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犹如精准雷达侦测“敌情”,以便早期发现异常并药物干预。他汀类药物降脂稳斑,抗血小板制剂预防血栓,降压药调控血压,构筑起坚实防线。中医则强调治未病,调理生活方式为基石,膳食均衡,五谷蔬果合理搭配,减少肥甘厚味摄入,戒除烟酒嗜好;作息规律,顺应自然昼夜节律,保障充足睡眠,使气血得以涵养恢复;情志调摄亦关键,通过冥想、太极等舒缓运动疏解压力,令肝气条达,心神安宁。

当心脑血管疾病初现端倪,及时诊断至关重要。西医借助先进仪器,如冠状动脉造影清晰勾勒血管形态,头颅 CT 快速锁定脑部病灶;中医望闻问切,察舌苔脉象,辨体质阴阳,整体评估病情。治疗上,西医急救手段堪称高效,溶栓、支架植入等技术争分夺秒打通闭塞血管;中医在缓解症状、促进康复方面独具优势,中药汤剂活血化瘀、通经活络,针灸穴位刺激调节神经内分泌,二者相辅相成,为患者重塑健康生机。

心脑血管疾病虽凶险,但知晓其“双面”根源,以中西医协同之盾防御,用警惕之眼洞察初期信号,便能在这场健康保卫战中占据主动,驱散“隐形杀手”的阴霾,守护身心周全,畅享生命晴空。

(刘艳玲 鹤壁仁和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西医结合内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