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感觉脖子酸胀,头晕眼花,是不是颈椎出问题了?”
“早晨起床手指麻木,以为是睡姿不对,结果持续好几天没好……”
“脖子一扭就头晕目眩,眼睛发黑、恶心呕吐,该看哪一科?”
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许多人以为颈椎病只是脖子疼、脖子僵,其实它的“威力”远不止于此。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早已不是“老年病”的代名词,而是影响越来越多年轻人、甚至学生群体的常见健康问题。更重要的是,颈椎病可以牵涉全身多个系统,甚至造成视力下降、手指麻木、头晕恶心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影响生活质量。
这篇文章就带你全面了解颈椎病的真正“面目”:它到底是怎么回事?有哪些表现?该如何诊断和治疗?最重要的——我们该如何预防它的发生?
一、什么是颈椎病?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韧带肥厚等引起的椎管狭窄或神经血管受压,导致颈肩部、上肢、头部及其他相关部位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通俗点说,就是“脖子这节骨头老化了,压到了该压的、不该压的东西”。
临床上,颈椎病可根据受累部位的不同,分为多种类型:
神经根型颈椎病:压迫神经根,导致肩膀、手臂、手指疼痛或麻木;
脊髓型颈椎病:压迫脊髓,表现为四肢无力、走路不稳;
椎动脉型颈椎病:压迫椎动脉,出现头晕、眼花、视物模糊;
交感型颈椎病:影响交感神经,引起眼胀、视力模糊、心悸等;
混合型颈椎病:多种类型症状混合存在。
二、为什么颈椎病不只是“脖子痛”?
1.影响视力与眼部感觉
有些患者会出现眼胀、视力下降、眼干、眼疲劳等症状,这是由于颈椎的病变影响了椎动脉的供血,从而间接影响了视网膜和眼球的营养供应。此外,颈椎病引起的交感神经紊乱也会影响眼部功能。
临床案例:一位长期伏案工作的中年女性,经常出现“看东西模糊、眼睛干涩”的情况,眼科检查无明显异常,最后在颈椎MRI中发现C5-C6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治疗颈椎病后眼部症状明显缓解。
2.引起手指麻木、无力
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就是上肢放射痛和手指麻木。根据压迫的神经根不同,麻木部位也不一样,例如压迫C6神经根,可能出现大拇指和食指麻木;压迫C8神经根,则可能小指发麻。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持物无力、扣扣子困难、写字不稳等“精细动作障碍”。
3.导致头晕、恶心,甚至耳鸣
椎动脉型颈椎病因颈椎关节退变或椎间盘突出,压迫通过颈椎横突孔的椎动脉,影响大脑后循环供血,从而引发头晕、头胀、眩晕、耳鸣、恶心等症状。
有些患者在“转头”或“抬头”的瞬间突然头晕,甚至短暂视黑,严重者可能跌倒,这种情况尤其危险。
三、谁容易得颈椎病?
颈椎病的发生与以下几个高风险因素密切相关:
长期低头伏案工作:如教师、司机、程序员、设计师、学生等;
久坐不动、缺乏运动;
错误的睡姿:高枕、硬枕、趴睡等;
颈部外伤:如车祸后的“挥鞭样损伤”;
年龄增长:随着年龄增长,颈椎自然退变;
不良生活习惯:比如刷手机时间过长、长时间低头追剧。
如今,“低头族”无处不在,越来越多20岁出头的年轻人都出现了“颈椎提前老化”的征兆。
四、如何判断是否患上颈椎病?
以下几种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脖子僵硬、酸胀、活动受限,伴随头晕、眼花;
肩膀酸胀、手臂或手指麻木、无力;
睡觉翻身或起床时颈部疼痛加剧;
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后出现上述症状;
持续性头晕、伴耳鸣、恶心、视物模糊。
医生会通过体格检查、X线、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颈椎退变程度、椎间盘突出情况以及是否存在神经受压等问题。
五、颈椎病怎么治疗?
治疗方式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受累部位而定,常见治疗方法包括:
1. 保守治疗(适用于轻中度患者)
生活方式调整:避免长时间低头、保持良好坐姿、合理使用手机电脑;
颈部功能锻炼:如“米字操”、颈部伸展、旋转练习等,增强颈部肌肉力量;
物理治疗:热敷、牵引、按摩、电疗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
药物治疗: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缓解疼痛和炎症;
颈托使用:在急性期短期使用,减少颈椎负担,但不宜长期佩戴。
2. 微创或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受压患者)
若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进行性四肢无力、步态不稳、大小便功能障碍等脊髓压迫症状,需考虑:
椎间盘摘除术;
椎管减压术;
颈椎融合或人工椎间盘置换等。
术后仍需长期康复锻炼,以防复发。
六、颈椎病可以预防吗?
当然可以,日常坚持科学护颈习惯非常重要:
保持正确坐姿:颈部挺直、肩膀放松、背部有支撑;
每工作1小时起身活动3~5分钟,做颈部伸展操;
不长时间低头玩手机,屏幕高度与眼平行;
睡觉选合适枕头,软硬适中,高度约为一拳;
加强锻炼,如游泳、太极、慢跑,增强肌群力量;
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负荷颈椎结构。
总结
颈椎病不是老年人才会得的“慢性病”,而是每一个久坐、低头、过劳的现代人都可能面临的隐患。它不只是“脖子的问题”,更是可能牵连视力、神经、平衡系统的系统性疾病。早发现、早干预、早保护,就是对自己未来健康最好的投资。别等到手指发麻、头晕耳鸣才后悔不已,从今天开始,抬起头、动一动,给你的颈椎多一点关心!
(唐晓东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骨二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