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中医战“面瘫”急性期,内外兼治的智慧攻略

2025-04-21 10:1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面瘫,即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且令人困扰的病症。在面瘫急性期,及时且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中医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与智慧,采用内外兼治的方法,为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

一、内治:调理气血,扶正祛邪

中医认为,面瘫的发生多因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侵袭面部经络,导致气血痹阻,筋肉失养。因此,内治的关键在于调理气血,扶正祛邪。

(一)中药方剂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质和辨证结果,选用合适的中药方剂。例如,对于风邪侵袭型面瘫,常用牵正散加减。方中白附子祛风化痰,僵蚕、全蝎息风止痉,三药合用,力专效宏,能有效祛风通络。若伴有气血不足者,可加入黄芪、当归等补气养血之品,以扶正祛邪。对于风寒袭络型,可选用荆防败毒散加减,以疏风散寒,解表通络。通过中药的内服,从整体上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面部经络气血的通畅。

(二)针灸疗法

针灸是中医治疗面瘫急性期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针刺面部穴位,如阳白、四白、颊车、地仓、合谷等,可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在急性期,针刺手法宜轻,以平补平泻为主,避免过度刺激加重病情。同时,配合针刺远端穴位,如足三里、太冲等,以调整全身气血,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针灸治疗不仅能够直接作用于面部经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还能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二、外治:直达病所,缓解症状

外治法在面瘫急性期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直达病所,缓解面部症状。

(一)热敷

热敷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外治方法。可用温热的毛巾或中药热奄包敷于面部患处,每次 15 - 20 分钟,每日 3 - 4 次。热敷能够促进面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和肿胀。中药热奄包可根据患者的辨证选用不同的药物组合,如风寒型可加入羌活、防风等祛风散寒药物;气血瘀滞型可加入红花、桃仁等活血化瘀药物,以增强治疗效果。

(二)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能够舒缓面部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在急性期,按摩手法宜轻柔,以按、揉、推等为主,避免过度牵拉面部肌肉。可先从面部的额头开始,依次按摩阳白、鱼腰、太阳等穴位,然后沿面部肌肉走向,轻轻推拿颊车、地仓、承浆等部位,最后按摩颈部的风池、肩井等穴位,以放松颈部肌肉,缓解面部紧张。推拿按摩不仅能够缓解症状,还能增强患者面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为后续的康复打下基础。

(三)艾灸

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回阳救逆的作用。在面瘫急性期,可选用艾灸患侧的颊车、地仓、翳风等穴位,以温热感为宜,每穴灸 5 - 10 分钟。艾灸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缓解神经水肿,对于面瘫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但需要注意的是,艾灸时要避免烫伤皮肤,尤其是对于感觉迟钝的患者,更应小心谨慎。

三、生活调护:辅助治疗,促进康复

在面瘫急性期的治疗过程中,生活调护也不容忽视。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于身体的恢复。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面部受寒,外出可佩戴口罩、围巾等。饮食方面,宜清淡易消化,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助火生痰,加重病情。此外,患者还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的影响,因为情志因素也可能影响面瘫的恢复。

总之,中医在面瘫急性期的治疗中,通过内治调理气血、扶正祛邪,外治直达病所、缓解症状,再结合生活调护,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案。这种内外兼治的方法,充分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为面瘫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安全、绿色的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早日摆脱面瘫的困扰,恢复健康容颜。

(朱珍珍 社旗县中医院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