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ICU里的“生命守护神”:重症护理到底在做什么?

2025-05-09 17:2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当生命遭遇重创,如严重创伤、急性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等危急情况时,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往往是最后的“生命防线”。这里的医护人员被称为“生命守护神”,他们用专业与时间赛跑,与死神博弈。那么,重症护理究竟在做什么?它为何能成为危重症患者的“救命稻草”?

一、ICU:不是普通病房,是“生命监测站”

走进ICU,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布满各种仪器的空间:闪烁着数字的监护仪、规律发出“滴滴”声的呼吸机、不断输送药液的微量泵……这些精密设备构成了ICU的“硬件核心”,而重症护理的第一步,就是通过它们实现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全方位监控”。

l 实时监测,捕捉细微变化:重症患者的病情往往瞬息万变,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体温等指标的微小波动都可能暗藏危机。护士每小时甚至每分钟都要记录这些数据,结合患者的意识状态、皮肤颜色等体征,及时判断病情是否恶化。例如,当患者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可能意味着呼吸功能衰竭,需要立即调整呼吸机参数或采取其他干预措施。

l 预警系统,提前干预:现代监护仪具备智能预警功能,当指标超出安全范围时会自动报警。但经验丰富的护士不会仅依赖仪器——他们能从报警声的频率、患者的细微动作中,分辨出是设备误差还是真正的病情变化,从而在“警报”升级前就启动应对方案。

二、重症护理的核心:维持生命体征的“动态平衡”

重症患者的身体如同失控的机器,各器官功能濒临崩溃。重症护理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精准操作,帮助身体重建平衡,为器官修复争取时间。

l 呼吸支持:让肺“喘口气”:当患者无法自主呼吸时,呼吸机就成了“人工肺”。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病情调整潮气量、呼吸频率等参数,确保氧气能有效进入肺部,同时避免气压过高损伤肺泡。对于使用有创呼吸机的患者,护士还要负责吸痰、清理气道,预防肺部感染——这看似简单的操作,力度和深度都需精准把控,否则可能引发气道痉挛或出血。

l 循环维护:让血液“动起来”:休克患者常出现血压骤降,此时护士需要通过静脉通路输注血管活性药物,像调节“水龙头”一样控制药物浓度和速度,让血压维持在既能保证器官供血、又不增加心脏负担的范围内。同时,他们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尿量——尿量是反映肾脏灌注的“金标准”,若尿量减少,可能提示循环功能恶化,需立即通知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l 营养支持:为身体“加油”:重症患者往往无法正常进食,但身体的修复需要能量。护士会通过鼻饲管或静脉导管为患者提供营养制剂,根据肝肾功能、代谢状态计算热量和蛋白质需求。例如,肾功能衰竭患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而严重感染患者则需要更高的热量支持——这些细节的调整,直接影响患者的恢复速度。

三、细节决定成败:那些“看不见”的护理细节

ICU的护理远不止“操作仪器”,更多时候,它体现在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上,这些细节往往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l 预防并发症:守护“脆弱的防线”: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出现压疮,护士每2小时就要为患者翻身、按摩受压部位,用特殊的气垫床减轻局部压力;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可能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士会严格执行口腔护理,每天用氯己定溶液清洁口腔,降低感染风险;深静脉导管是给药的“生命线”,但也可能引发血栓,护士会定期观察导管周围皮肤,指导患者进行肢体活动,预防血栓形成。

l 人文关怀:在冰冷仪器间传递温暖:重症患者多处于昏迷或意识模糊状态,但护士从未停止与他们“沟通”。他们会轻声呼唤患者的名字,解释操作目的(即使患者可能无法回应),在吸痰等痛苦操作前提前告知,用轻柔的动作减少患者的不适。对于清醒患者,护士会耐心倾听他们的焦虑,用简单的手势或文字板建立沟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这些看似“无用”的举动,实则是心理护理的重要部分,对患者的康复同样重要。

四、团队协作:ICU里的“生命交响”

重症护理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医生、护士、药师等多学科团队的“协同作战”。护士作为团队的“纽带”,既要执行医生的医嘱,又要及时反馈患者的细微变化,推动团队调整方案。

例如,一位感染性休克患者出现血压下降、血氧降低时,护士会立即测量生命体征、抽血送检,同时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医生根据护士提供的数据判断病情,开具升压药、调整呼吸机参数;药师会核对药物配伍禁忌;任何一个环节的延迟或失误都可能危及生命。

五、重症护理的挑战:体力与心力的双重考验

重症护理的强度远超普通病房。护士通常需要负责2-3名患者,工作12小时内可能要完成数十次静脉穿刺、上百次参数调整、无数次病情记录。夜间值班时,他们既要时刻关注仪器报警,又要处理突发状况,往往连续数小时无法休息。

更严峻的是心理压力——他们每天面对生死,既要冷静处理紧急情况,又要承受患者病情恶化带来的挫败感。但正是这份“压力”,让他们练就了超强的抗压能力和同理心:看到患者从昏迷中睁眼、呼吸机参数逐渐下调、终于转出ICU时,所有的疲惫都会化为成就感。

结语

ICU的门内,是与死神竞速的战场;门外,是家属焦灼等待的目光。重症护理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藏在每一次参数调整、每一次翻身、每一次轻声呼唤中。这些看似平凡的操作,共同编织成一张守护生命的“安全网”,让无数危重症患者在绝望中重获生机。

或许我们很少能看到ICU护士的身影,但正是他们用专业、耐心与坚守,让“生命守护神”的称号有了最生动的注解。

(杨雪钰 平煤神马集团总医院 重症医学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