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心衰患者喝水有讲究!多喝一口都可能要命?

2025-05-27 09:5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日常生活中,“多喝水,少生病”几乎成了人们的口头禅。多喝水确实有助于感冒时排出病毒、发烧时降低体温、气喘时舒缓平滑肌以及便秘时软化大便等。然而,有一种疾病,多喝水不仅不会促进恢复,反而会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那就是心力衰竭(简称心衰)。

一、心衰的定义与症状

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从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心衰患者常常会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胸部憋闷、乏力和水肿等症状。对于这类患者,利尿是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能有效减轻心脏负担,促进排尿,进而缓解临床症状。

二、为什么心衰患者要控制饮水量?

心衰时,心脏的泵血能力下降,过多的液体摄入会增加心脏的负担。过多的液体进入体内,会使血液量增加,心脏需要更努力地将这些血液泵出,这无疑会加重心脏的工作负荷,导致心衰症状加重。比如,可能会引起呼吸困难加重,下肢水肿更明显,甚至出现胸水、腹水等,严重影响身体正常代谢和生活质量。

三、如何确定合适的液体摄入量?

心衰患者每天的液体摄入量应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来确定:

轻度心衰患者:每天的液体摄入量可以控制在2000毫升左右。

中度心衰患者:可能需要限制在1500毫升以内。

重度心衰患者:每天的液体摄入量可能要严格控制在1000毫升甚至更少。

当然,这并不是一个绝对固定的数值,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出汗量、发热等情况下的水分丢失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重变化、水肿情况、尿量等指标来动态评估,进而给出最适合患者的液体摄入建议。

四、哪些液体需要严格控制?

白开水和纯净水:过量饮用可能会加重水肿。

各种汤类:如鸡汤、鱼汤、排骨汤等,含有较多的盐分和水分,不利于病情控制。

饮料:可乐、果汁饮料等,通常含有大量的糖分和添加剂,会增加热量摄入和液体量。

字、如何控制液体摄入?

使用量杯精确测量:准备一个量杯,精确测量每天摄入的液体量,包括喝的水和吃的食物中的水分。

养成小口喝水的习惯:不要一次大量饮水,可以每隔一段时间抿一小口,既能缓解口渴,又不会一下子摄入过多液体。

选择含水量少的食物:多吃一些干的面食、米饭等,少吃稀粥等含水量高的食物。

适量食用含水量高的水果:像西瓜、黄瓜等,可以切成小块,分多次食用,每次控制量。

五,特殊情况的处理

如果不小心摄入了过多液体,先观察自己的症状有没有加重,比如水肿是否更明显、呼吸困难是否加剧等。如果没有明显症状加重,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活动量,促进多余水分通过尿液排出。但要注意不要过度劳累。如果症状有加重迹象,一定要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调整利尿剂等药物的使用剂量。

六,家人的支持与配合

心衰患者的家人在液体摄入控制方面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家人要帮助患者记录每日的液体摄入量,准备食物时按照液体摄入控制的要求进行合理搭配,并在患者忍不住想多喝一点水或者吃高水分食物时给予耐心提醒和劝导。

七、结语

心衰患者的液体摄入控制是一场需要长期坚持的“战斗”。通过了解重要性、明确标准、认识隐藏液体来源、掌握饮水方法、合理安排饮食、应对特殊情况以及家人的支持配合等多方面的努力,患者能够更好地控制液体摄入,稳定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向着康复迈进坚实的步伐。心衰患者及家属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切勿因一时疏忽而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杨丽君 洛阳市中心医院 心内二区 主管护师)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