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女性喝豆浆会诱发乳腺癌?”“长期喝咖啡会让乳腺出问题?” 在社交媒体上,关于乳腺健康的饮食谣言层出不穷,让不少女性陷入焦虑。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主治医师邓萌指出,饮食与乳腺健康确实相关,但很多说法存在误解。今天就来澄清这些常见谣言,还原乳腺健康饮食的真相。
谣言一:豆浆含雌激素,喝多了易患乳腺癌?
“豆浆是乳腺杀手” 的说法,源于其含有的大豆异黄酮。有人认为这种物质与人体雌激素结构相似,会刺激乳腺组织癌变。但邓萌医生强调,这是典型的 “以偏概全”。
大豆异黄酮属于植物雌激素,其作用与人体雌激素有本质区别:当人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时,它会竞争性抑制雌激素受体,起到 “抗雌激素” 作用;而当雌激素水平较低时,又能轻度弥补其不足。研究表明,适量摄入大豆制品(如每天喝一杯豆浆或吃 100 克豆腐)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反而比不摄入者低 15%-20%,尤其对更年期女性,还能缓解潮热等不适。
当然,过量摄入任何食物都不提倡。一般建议每天大豆制品摄入量控制在 25-50 克(折合干豆),相当于 500 毫升豆浆或 200 克豆腐,既安全又能发挥其健康益处。
谣言二:咖啡刺激乳腺,长期喝会致癌?
咖啡被贴上 “乳腺杀手” 标签,主要是因为其中的咖啡因。有人声称咖啡因会导致乳腺增生或诱发癌症,但科学证据并不支持这一说法。
邓萌医生解释,目前全球多项研究未发现咖啡与乳腺癌存在直接关联。2022 年《国际癌症杂志》的研究显示,每天喝 3-4 杯咖啡的女性,乳腺癌风险并未升高;相反,适量饮用咖啡(每天不超过 400 毫克咖啡因,约 4 杯美式咖啡)还可能降低某些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不过,咖啡因可能对少数人产生影响:部分女性对咖啡因敏感,摄入后可能出现乳房胀痛加剧,这类人可减少摄入。但总体而言,咖啡并非乳腺健康的 “敌人”,无需因噎废食。
谣言三:乳腺不好不能吃甜食和油炸食品?
“完全不能吃” 的说法过于绝对,但过量摄入确实存在风险。邓萌医生分析:
高糖饮食会导致血糖快速升高,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而胰岛素水平过高可能促进乳腺细胞增殖,增加乳腺癌风险。此外,甜食摄入过多易引发肥胖,肥胖会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上升(脂肪组织可合成雌激素),间接影响乳腺健康。
油炸食品则存在两重问题:高温油炸会产生丙烯酰胺等有害物质,长期过量摄入可能损伤细胞 DNA;同时,油炸食品热量高,易导致肥胖,间接增加乳腺疾病风险。
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彻底杜绝。建议将添加糖摄入量控制在每天 25 克以内(约 6 茶匙),每周吃油炸食品不超过 1 次,保持 “适量原则” 更重要。
乳腺健康饮食的正确原则
邓萌医生总结,保护乳腺的饮食核心是 “均衡多样、适度节制”,具体可遵循以下原则:
增加优质蛋白:鱼类(如三文鱼、沙丁鱼)富含 Omega-3 脂肪酸,能抗炎并降低乳腺癌风险;鸡蛋、低脂奶、豆制品可提供优质蛋白,维持乳腺组织正常代谢。
多吃新鲜蔬果:西兰花、羽衣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含吲哚 - 3 - 甲醇,能调节雌激素代谢;蓝莓、草莓等浆果富含花青素,抗氧化能力强,可减少细胞损伤。
控制脂肪摄入:减少肥肉、黄油等饱和脂肪,选择橄榄油、坚果等不饱和脂肪,每天烹调用油不超过 25 克。
少碰加工食品:香肠、罐头等加工食品含防腐剂和添加剂,可能干扰内分泌,增加乳腺负担。
饮酒需谨慎:酒精会升高体内雌激素水平,研究证实,每天喝 1 杯酒的女性,乳腺癌风险比不饮酒者高 5%-10%,建议尽量不喝或偶尔少量饮用。
科学看待饮食与乳腺健康
邓萌医生强调,饮食只是影响乳腺健康的因素之一,遗传、年龄、生育史、情绪管理等同样重要。与其纠结 “某种食物能不能吃”,不如养成整体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坚持适度运动(如每周 150 分钟快走)、定期做乳腺检查(20-39 岁每年 1 次超声,40 岁以上加做钼靶)。
最后提醒,网络上的健康信息鱼龙混杂,遇到疑问时,最好咨询专业医生,避免被谣言误导。豆浆和咖啡不是 “杀手”,科学饮食加理性判断,才是守护乳腺健康的关键。
(邓萌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乳腺外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