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这个词对于许多患者及其家庭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它常常是由于脑血管意外、脑外伤等原因引起,导致患者一侧肢体出现运动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然而,通过科学、系统的康复训练,偏瘫患者是有可能重获肢体力量,重新回归正常生活的。今天,我就为大家揭开偏瘫康复训练的“秘籍”,介绍一些实用的训练动作。
偏瘫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如果不及时进行康复训练,肌肉会逐渐萎缩,关节会变得僵硬,肢体功能会进一步退化。而康复训练可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早期、规范的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提高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
康复训练前的准备
在开始康复训练之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包括肢体的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等。医生会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同时,患者和家属也需要做好心理准备,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
实用的康复训练动作
床上训练阶段
1.翻身训练:翻身动作可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预防压疮等并发症。患者可以在家人的帮助下进行左右翻身。开始时,家人可以握住患者的肩部和髋部,协助患者缓慢翻身。随着患者肌力的恢复,患者可以尝试自己用健侧肢体带动患侧肢体翻身。
2.桥式运动:患者仰卧位,双腿屈膝,双足平放在床上,将臀部抬起,使身体呈拱桥状。这个动作可以增强患者的腰背肌和下肢肌力。开始时,患者可能无法独立完成,家人可以给予适当的辅助,逐渐让患者自己掌握动作要领。每次保持10-15秒,重复10-15次,每天进行3-4组。
3.Bobath握手:患者双手交叉,患侧拇指置于健侧拇指上方,用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在胸前上举、前伸。这个动作可以抑制患侧上肢的屈肌痉挛,增强上肢的伸展能力。每天进行多次,每次持续几分钟。
坐起与坐位平衡训练阶段
1.坐起训练:在患者能够较好地控制翻身动作后,可以进行坐起训练。开始时,家人可以将患者床头摇起,让患者逐渐适应坐位姿势。然后,患者可以用健侧手臂支撑床面,慢慢坐起。坐起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避免摔倒。
2.坐位平衡训练:患者坐在床边或椅子上,保持身体挺直,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家人可以在患者身体的不同方向施加轻微的外力,让患者练习保持平衡。也可以让患者进行左右、前后的重心转移训练,如将重心从一侧臀部转移到另一侧臀部。每次训练时间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而定,逐渐增加训练时间和难度。
站立与步行训练阶段
1.站立训练:患者在能够保持良好的坐位平衡后,可以进行站立训练。开始时,患者需要在家人或康复治疗师的搀扶下站立,双脚与肩同宽,保持身体的稳定。逐渐减少辅助,让患者自己尝试站立。站立训练可以增强下肢的肌力和关节的稳定性。每次站立时间从几分钟开始,逐渐延长。
2.步行训练:当患者能够独立站立一段时间后,可以开始进行步行训练。首先,患者可以在平行杠内进行步行练习,双手握住平行杠,向前缓慢移动脚步。然后,逐渐过渡到使用助行器行走,最后尝试独立行走。在步行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步态和姿势,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动作。
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1.循序渐进:康复训练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恢复情况循序渐进地进行,避免过度训练导致损伤。
2.坚持训练: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属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坚持每天进行训练。
3.注意安全: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安全,避免摔倒等意外事故的发生。可以在训练场地设置防护设施,如扶手、防滑垫等。
4.定期评估:定期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训练方案,确保训练的有效性。
偏瘫康复训练虽然充满挑战,但只要患者和家属积极配合,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训练,就有可能重获肢体力量,重新拥抱美好的生活。希望以上这些康复训练“秘籍”能够帮助到广大偏瘫患者,让大家在康复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谌晓妍 郑州市中心医院 康复治疗部 主管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