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发作时,患者常常会感到呼吸困难,伴随着一种类似吹哨子的声音,这在医学上被称为哮鸣音。这种声音是由于空气经过狭窄的气道时产生振动所发出的,即使在旁人不靠近的情况下也能清晰听见。那么,哮喘发作背后的气道痉挛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用3分钟的时间来深入了解。
一、哮喘发作的典型症状
哮鸣音:哮鸣音是哮喘发作时最典型的症状之一,尤其在呼气时更为明显。这种声音的产生,是因为气道痉挛导致气道狭窄,空气通过时产生振动。
呼吸急促且费力:患者常常需要用力呼吸,胸口起伏幅度增大,甚至可见锁骨上方或肋骨间的皮肤随着呼吸凹陷。说话时会断断续续,难以完整表达一句话。
咳嗽加剧:咳嗽可能变得频繁且剧烈,尤其在夜间或凌晨加重。这种咳嗽可能持续数周,尤其在接触冷空气、粉尘或剧烈运动后更为明显,普通止咳药往往效果不佳。
胸闷与胸痛:患者常感到胸部有重物压迫,或像被绳子勒住,这种压迫感可能从胸前蔓延至背部,导致无法平躺,只能保持坐姿或半卧位。
二、不同人群的特殊表现
儿童:安静时呼吸频率超过每分钟40次,喝奶时频繁停顿换气,玩耍时突然蹲下不愿活动。婴幼儿可能异常烦躁,哭闹时伴随呼吸杂音。
老年人:症状可能不典型,更多表现为慢性咳嗽或夜间憋醒,容易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部分老年人发作时会出现大量冷汗,手指末端因缺氧呈现青紫色。
哮喘发作的本质:气道里的“战争”
哮喘发作时,气道黏膜长期处于“低度战备”状态,免疫系统过于敏感,把花粉、冷空气等普通刺激当成入侵者。肥大细胞像哨兵般驻扎在黏膜里,一旦发现可疑物质,立即释放组胺等化学武器,导致血管扩张、液体渗出,黏膜肿胀,气道直径缩小。随后,嗜酸性粒细胞从血液中聚集到气道,释放毒素腐蚀气道表皮细胞,进一步引发支气管收缩和平滑肌层紧缩,使气道进一步变窄。
三、治疗与预防策略
药物治疗:发作时立即使用快速缓解药物,如沙丁胺醇吸入剂。保持坐位姿势,松开过紧的衣领和腰带,室内保持通风但避免冷风直吹。
环境控制:季节交替时做好防护,花粉浓度高的日子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佩戴防花粉口罩。定期清洗床上用品,使用防螨布料包裹床垫枕头,空调滤网每月清洗。
自我管理:记录每次发作的时间、环境和诱因,对预防复发有重要意义。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注明常用药物和过敏史。
呼吸训练:采用缩唇呼吸法,吸气2秒、呼气4秒,防止小气道过早塌陷。
四、最新研究与未来治疗方向
最新研究揭示肠道与肺的隐秘对话,哮喘儿童补充鼠李糖乳杆菌可减少呼吸道感染次数。维生素D不足的孕妇补充后,可降低孩子五岁前喘息发作。未来治疗方向在精准打击,如针对IgE的单克隆抗体和基因编辑技术。但最根本的突破可能在免疫耐受训练,通过舌下含服过敏原提取物,让免疫系统学会区分敌人和邻居。
五、结语
哮喘不仅是一种气道疾病,更是全身免疫紊乱的局部表现。理解哮喘的本质需要跳出呼吸科范畴,寻找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之道。通过科学的治疗与预防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哮喘,提高生活质量。
(张艳霞 商丘亚东医院 儿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