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羊水穿刺前应该有哪些注意事项?

2025-05-10 13:1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羊水穿刺是一种经典的产前诊断技术,通过抽取羊水样本分析胎儿的遗传信息,可明确染色体异常(如唐氏综合征)、基因病(如脊髓性肌萎缩症SMA)及代谢病等风险。作为遗传咨询医师,我们深知术前准备对降低操作风险、保障母婴安全至关重要。以下从适应症评估、术前检查、行为管理及沟通要点等维度,为孕产妇梳理羊水穿刺前的注意事项。

一、明确适应症与最佳时机:谁需要做?何时做?

羊水穿刺并非所有孕妇的常规检查,而是针对特定高风险人群的“精准诊断”手段。以下情况建议进行术前评估:

1.高龄孕妇(年龄≥35岁),因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随年龄增长显著上升;

2.产前筛查高风险(如唐氏筛查高风险、无创DNA检测高风险);

3.家族遗传病史(如地中海贫血、SMA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4.既往生育过染色体异常或结构畸形胎儿;

5.超声检查提示胎儿结构异常(如先天性心脏病等,需进一步排查染色体问题)。

最佳孕周:羊水穿刺通常在妊娠18-22周进行。此时羊水量充足(便于取样),胎儿体积较小(减少操作干扰),且细胞活性较高(提高检测成功率)。过早(如孕周<14周)可能导致羊水过少、穿刺难度增加;过晚(如孕周>24周)则可能因羊水过多或胎儿活动频繁增加风险。

二、术前检查:为安全操作提供科学依据

术前需完成一系列检查,以评估孕妇及胎儿是否适合穿刺:

1.血常规与凝血功能检查:排除贫血、感染及凝血障碍(如血小板减少症),降低术后出血风险;

2.腹部B超检查:明确胎盘位置(避开胎盘)、胎儿大小、羊水量及胎儿活动情况,为穿刺路径选择提供影像学依据;

3.传染病筛查:检测乙肝、丙肝、HIV、梅毒等指标,既保护孕妇自身健康,也减少操作过程中交叉感染风险;

4.其他辅助检查:根据个体情况补充尿常规、心电图等,确保无基础疾病干扰操作;

5.Rh阴性血型孕妇:需提前备好抗D免疫球蛋白,穿刺后注射以预防同种免疫反应(如溶血性疾病)。

注意事项:若术前突发感冒、发热或宫缩,需立即告知医生,可能需调整手术时间。

三、行为管理:降低操作风险的关键细节

术前行为规范直接影响穿刺安全性,需重点关注以下两点:

1.避免性生活:多数指南建议术前72小时内禁止同房(部分建议术前4-5天),以减少生殖道感染风险及宫缩可能。孕期本身需注意性生活卫生,穿刺前更需严格规避;

2.避免使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华法林等,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术前一周需停药并告知医生。

此外,术前需排空膀胱,便于医生定位穿刺点;建议穿着宽松衣物,方便腹部暴露和操作。

四、病史与过敏史的充分告知

术前需向医生完整说明以下信息:

1.个人病史:如复发性流产、子宫手术史(如剖宫产)、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

2.家族遗传史:明确是否有遗传病史(如SMA、地中海贫血)、近亲结婚史等,帮助医生评估胎儿风险;

3.药物过敏史:如对麻醉药、抗生素等过敏,需提前告知,避免术中意外。

重要提示:隐瞒关键信息可能导致误判风险,甚至引发严重并发症(如感染或出血)。

(郭梁洁 河南省人民医院 医学遗传疾病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