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作为医疗活动中的核心物资,其数量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用药安全、医院运营效率及成本控制。药品盘存,即对药品库存进行系统性清点与核对,是医疗机构日常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一、药品盘存的意义
1.保障用药安全
药品的有效期管理是盘存的核心任务之一。通过定期盘存,可及时发现近效期或过期药品,避免误用风险。
2.控制成本与减少浪费
药品占医疗机构总成本的50%左右,盘存可精准掌握库存动态,避免因过量采购导致资金占用或药品积压过期。
3.优化供应链管理
盘存数据是制定采购计划的重要依据。通过分析药品消耗速度,可预测需求趋势,实现“按需采购”,减少紧急调货的频次与成本。
4.符合法规要求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明确规定,药品经营企业需定期进行库存盘点,确保账物相符。医疗机构也需遵守《医疗机构药品监督管理办法》,盘存记录是药监部门检查的重点内容。
二、药品盘存的方法
1.定期盘存法
全面盘存:按固定周期(如每月、每季度)对所有药品进行全数清点,适用于小型医疗机构或高值药品管理。
滚动盘存:将药品按类别或存放区域划分,分批次盘存,减少对日常运营的影响,大型医院常用此法。
2.动态盘存法
结合信息化系统,实时记录药品出入库数据,通过系统自动比对账物差异。
3.重点盘存法
针对高风险药品(如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或贵重药品(如抗肿瘤药)进行高频次盘存,确保安全。
4.抽样盘存法
对数量庞大、单价较低的药品(如口服感冒药)按比例抽样检查,结合历史数据推算整体库存。
三、药品盘存的注意事项
1.人员培训与分工
盘存人员需熟悉药品分类、编码规则及系统操作。建议采用“双人复核制”,一人清点、一人记录,避免单人操作疏漏。例如,某社区医院因未培训新员工导致盘存时将“阿莫西林胶囊”与“头孢克肟胶囊”混淆,造成账物不符。
2.环境与工具准备
盘存前需整理货架,确保药品摆放整齐、标识清晰。使用专用盘存表或扫码设备,减少人工录入错误。寒冷地区需注意低温药品(如胰岛素)的存放温度,避免盘存过程中药品失效。
3.处理差异与整改
盘存结束后,需立即分析账物差异原因(如破损、退货未登记、系统故障等),并制定整改措施。例如,某药店发现某批次药品盘亏后,追溯到配送环节漏发,及时向供应商索赔。
4.数据记录与存档
盘存报告需包含药品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账面数量、实际数量及差异说明,并由负责人签字确认。电子数据需备份保存,纸质记录至少留存3年。
5.结合信息化手段
推广使用PDA(手持终端)或RFID(射频识别)技术,实现快速扫码盘点。
药品盘存是保障用药安全、提升运营效率的“隐形防线”。从分类管理到动态盘点,从效期控制到技术赋能,每一个环节都需严谨细致。
(张亚丽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药学部 主管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