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的手术舞台上,腔镜可是个超级“明星”。它就像医生的“透视眼”,通过细长的镜头深入人体,让医生清晰地看到体内的情况,精准完成各种高难度手术。可你知道吗?每次手术结束后,这些立下汗马功劳的腔镜就会变成“油腻大叔”,沾满各种污渍。不过别担心,消毒供应中心的医护人员会用专业的清洗技术,让它们完成从“油腻大叔”到“清爽男神”的华丽蜕变!今天,咱们就走进消毒供应中心,看看腔镜清洗都有哪些有趣的事儿。
一、腔镜为啥会变“油腻”?
腔镜在手术过程中,那可真是“深入虎穴”,接触的都是人体内部的各种组织、血液、黏液。一场手术下来,它的表面和管道里就会沾满这些东西,变得黏糊糊、脏兮兮的。想象一下,做完一顿大餐后,厨房里的锅碗瓢盆上沾满了油污和食物残渣,腔镜的“脏”程度可比这厉害多了!而且,这些污渍要是不及时清洗掉,就会像顽固的“小怪兽”一样,紧紧地附着在腔镜上,时间一长,不仅会影响腔镜的清晰度,还可能滋生细菌,威胁下一位患者的健康。所以,腔镜清洗这件事,那可是一点都马虎不得!
二、清洗前的“初步检查”:摸清“脏情”
腔镜被送回消毒供应中心后,医护人员会先对它进行一次“全面体检”,也就是初步检查。这时候的腔镜,还带着手术留下的“痕迹”,医护人员要仔细查看它有没有损坏,镜头是不是清晰,管道有没有堵塞。这就好比检查一辆刚跑完长途的汽车,看看各个零件有没有问题。如果发现腔镜有损坏,就会先送去维修,毕竟“带病工作”可不行。只有确定腔镜完好无损,才能进入下一步的清洗流程。
三、清洗大作战:多步清洗,层层把关
1.预清洗:简单冲洗,去除“大块头”
预清洗是清洗大作战的第一步,就像是给腔镜来了个简单的“淋浴”。医护人员会用流动的清水,快速冲洗腔镜的表面,把那些明显的血液、组织块等“大块头”污渍先冲掉。这一步虽然简单,但却很重要,能避免污渍干燥后变得更难清洗。就像吃完饭,碗里的剩饭剩菜要是不及时冲掉,干了之后就很难刷干净一样。经过预清洗,腔镜身上的“重担”就减轻了不少,看起来也没那么“油腻”了。
2.酶洗:“魔法药水”溶解污渍
预清洗过后,腔镜就要接受“魔法药水”——酶洗液的洗礼啦!酶洗液就像是污渍的“克星”,里面的各种酶能快速分解蛋白质、脂肪等有机污渍。医护人员会把腔镜浸泡在酶洗液里,让酶洗液充分发挥作用。这时候,腔镜上的污渍就像遇到了“天敌”,逐渐被溶解、分解。浸泡一段时间后,医护人员还会用特制的软毛刷,轻轻刷洗腔镜的表面和管道,把那些被酶洗液分解的污渍刷掉。这就好比给腔镜来了个深度“搓澡”,把毛孔里的脏东西都清理出来。经过酶洗,腔镜已经干净了很多,但还不够,还有一些顽固的污渍需要进一步处理。
3.超声清洗:“声波魔法”震落污渍
接下来,腔镜要进入超声清洗机里,体验一下“声波魔法”。超声清洗机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盒子”,能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在清洗液中传播时,会产生无数微小的气泡。这些气泡在腔镜表面破裂时,会产生强大的冲击力,把那些紧紧附着在腔镜上的顽固污渍震落下来。这就好比无数个小锤子在轻轻敲打污渍,让它们无处遁形。在超声清洗的过程中,腔镜就像在享受一场特殊的“按摩”,身上的污渍被一点点震掉。超声清洗结束后,腔镜已经变得干净透亮了,但还有最后一道工序要完成。
4.漂洗和终末漂洗:清水冲洗,彻底清洁
经过前面几步的清洗,腔镜已经基本干净了,但为了确保没有残留的酶洗液和污渍,还需要进行漂洗和终末漂洗。这两步都是用流动的清水对腔镜进行冲洗,就像是给腔镜来了个最后的“清水浴”。漂洗的时候,医护人员会仔细冲洗腔镜的每一个角落,把残留的酶洗液和污渍都冲掉。终末漂洗则更加严格,要用经过处理的纯化水进行冲洗,确保腔镜上没有任何杂质。经过这两步清洗,腔镜就彻底干净了,从“油腻大叔”变成了“清爽男神”。
四、清洗后的“严格检测”:确保万无一失
清洗完成后,可不能马上把腔镜送回手术室,还得经过严格的检测。这就好比一场考试,只有通过了检测,腔镜才能“合格毕业”。
1.外观检查:“火眼金睛”看细节
医护人员会用他们的“火眼金睛”,仔细检查腔镜的外观。看看表面有没有划痕、磨损,镜头是不是清晰,管道有没有变形。只要发现一点小问题,都不能放过。这时候的腔镜就像一个等待评委打分的选手,每一个细节都很重要。
2.功能检测:模拟使用,检查性能
除了外观检查,还要对腔镜的功能进行检测。医护人员会模拟手术中的使用场景,检查腔镜的照明、成像、操作等功能是否正常。比如说,打开腔镜的光源,看看光线是否均匀、明亮;通过操作手柄,检查镜头的转动、聚焦是否灵活。只有功能完全正常的腔镜,才能放心地送回手术室,继续为患者服务。
3.微生物检测:检测细菌,保障安全
最后,还要进行微生物检测,这可是关系到患者安全的重要一步。医护人员会从腔镜上采集样本,送到实验室进行培养,看看有没有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残留。如果检测结果不合格,就说明腔镜没有清洗干净,需要重新清洗。只有经过微生物检测合格的腔镜,才能真正成为“安全卫士”,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五、包装与储存:给腔镜一个“温馨小窝”
经过严格检测合格的腔镜,就要进行包装和储存啦。这就好比给腔镜找了一个“温馨小窝”,让它在等待下一次手术的时候,能保持干净、安全。
医护人员会用专门的包装材料,比如纸塑袋、无纺布等,把腔镜包装起来。这些包装材料既能防止外界的微生物污染腔镜,又能保证腔镜在储存过程中不受损坏。包装的时候,还要注意把腔镜摆放整齐,贴上标签,写上腔镜的名称、清洗日期、有效期等信息。这样,在使用的时候,医护人员就能快速找到需要的腔镜,还能清楚地知道它的清洗和使用情况。包装好的腔镜会被存放在专门的储存区域,这里的温度、湿度都有严格的控制,就像一个舒适的“小房间”。在这个“小房间”里,腔镜可以安心地等待下一次手术,随时准备“出征”。
腔镜清洗的过程,就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变身之旅”。从沾满污渍的“油腻大叔”,到干净清爽、功能完好的“清爽男神”,每一步都凝聚着消毒供应中心医护人员的专业和细心。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努力,腔镜才能在手术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帮助医生们更好地为患者治疗疾病。下次当你知道腔镜背后的这些故事,是不是会对它们多一份敬意呢?
(张艳丽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 消毒供应中心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