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篮球场上,攻防转换间的激烈对抗中,手指意外戳到球是极为常见的场景。很多球员往往会甩甩手指,觉得 “过会儿就好”,殊不知这看似轻微的碰撞,可能隐藏着韧带或关节囊损伤的隐患。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运动表现,还可能留下长期的关节功能障碍。
手指戳伤的 “真面目”:韧带与关节囊的危机
手指的灵活运动依赖于精密的解剖结构,每根手指由 3 节指骨(拇指为 2 节)通过关节连接,关节周围包裹着坚韧的关节囊,囊内、囊外则有韧带加固,这些结构共同维持着关节的稳定性。当手指突然戳向篮球时,巨大的外力会使指关节瞬间过度伸展或侧向偏移,超出正常活动范围。
此时,韧带首当其冲受到牵拉。若外力较小,可能只是韧带的轻微拉伤,表现为局部疼痛和轻度肿胀;若外力较大,韧带可能出现部分撕裂甚至完全断裂,这会导致关节稳定性下降,手指活动时会有明显的不稳感。
关节囊也难逃损伤。关节囊就像一层密封的 “外套”,包裹着关节腔,能防止关节液外流并维持关节的正常形态。戳伤时的冲击力会使关节囊受到挤压或撕裂,导致关节液渗出,进而引发肿胀。同时,关节囊损伤还会刺激周围的神经末梢,加剧疼痛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韧带和关节囊损伤常常同时发生。因为两者在解剖结构上关系密切,韧带的起止点多与关节囊相连,当韧带受到损伤时,很容易牵连到关节囊,形成复合性损伤。
识别损伤:这些症状不可大意
手指戳伤后,及时准确地识别损伤程度,对于后续的处理和恢复至关重要。以下这些症状值得大家高度警惕:
1、疼痛:损伤后立即出现疼痛,且疼痛程度与损伤程度密切相关。轻微拉伤可能只是活动时疼痛,而韧带断裂或关节囊撕裂则会出现剧烈疼痛,即使静止不动也会感到明显不适。
2、肿胀:由于组织损伤后的出血和渗出,受伤部位会迅速出现肿胀。肿胀通常在受伤后几小时内达到高峰,严重时会影响手指的正常屈伸。
3、活动受限:手指的活动范围会明显减小。轻度损伤可能只是在做某些特定动作时受限,而严重损伤则会导致手指无法正常弯曲或伸直。
4、畸形:如果韧带完全断裂或关节囊严重撕裂,可能会出现手指关节的畸形,如手指偏向一侧或出现异常的凸起。
5、压痛:用手按压受伤部位时,会出现明显的压痛。压痛的位置通常与损伤的部位一致,这有助于判断损伤的具体结构。
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肿胀明显、活动受限或伴有畸形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应及时就医检查。
科学处理:分阶段应对损伤
面对手指戳伤,科学合理的处理能有效减轻症状、促进恢复。处理过程可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
急性期(损伤后 48-72 小时内)
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止血、消肿和止痛。遵循 RICE 原则进行处理:
1、休息(Rest):立即停止打篮球等所有可能加重损伤的活动,让受伤手指得到充分休息,避免进一步损伤。
2、冰敷(Ice):用毛巾包裹冰袋或冰块,敷在受伤部位,每次 15-20 分钟,每天 3-4 次。冰敷能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渗出,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注意不要将冰块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冻伤。
3、加压包扎(Compression):用弹性绷带轻轻包扎受伤手指,适当加压能减少肿胀。但包扎不宜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如果出现手指发麻、发紫等情况,应及时松开绷带。
4、抬高患肢(Elevation):将受伤的手指抬高至高于心脏水平,这样有利于血液和淋巴液回流,减轻肿胀。
亚急性期(损伤后 3-7 天)
此时出血和渗出基本停止,处理重点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可以进行热敷,用温热的毛巾敷在受伤部位,每次 15-20 分钟,每天 2-3 次。热敷能扩张血管,增加局部血液供应,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肿胀的消退和组织的修复。同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如外用的云南白药喷雾剂、红花油等,以促进恢复。
恢复期(损伤后 1-2 周后)
当肿胀和疼痛明显减轻后,就进入了恢复期。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恢复手指的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可以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如手指的屈伸练习、抓握练习等。锻炼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再次损伤。开始时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动作,随着恢复情况逐渐增加难度和强度。
康复训练:让手指重返 “战场”
康复训练是手指戳伤恢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目的是恢复手指的灵活性、力量和稳定性,为重返篮球场做好准备。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康复训练方法:
1、关节活动度训练:
1、主动屈伸:缓慢地将受伤手指弯曲到最大程度,然后再伸直,重复 10-15 次,每天 3-4 组。
2、被动屈伸:在另一只手的帮助下,轻轻地将受伤手指进行弯曲和伸直,动作要缓慢轻柔,避免引起疼痛。每组 10-15 次,每天 2-3 组。
2、力量训练:当手指的活动度基本恢复后,可以进行力量训练。
1、握力练习:使用握力器进行练习,根据自己的力量情况选择合适的阻力,每次练习 10-15 分钟,每天 2-3 次。
2、指尖俯卧撑:双手指尖着地做俯卧撑,逐渐增加难度和次数,以增强手指的力量。
3、稳定性训练:
1、夹球练习:用受伤的手指和正常手指一起夹住一个小球(如网球),保持一定时间,每次 10-15 秒,重复 10-15 次,每天 2-3 组。
2、抗阻训练:用橡皮筋套在手指上,进行手指的屈伸和侧向运动,对抗橡皮筋的阻力,以增强关节的稳定性。
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且要根据个人恢复情况调整训练强度和内容。在训练过程中,如出现疼痛加剧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训练并咨询医生。
预防为先:降低损伤风险
与其受伤后治疗,不如提前做好预防措施。打篮球时,可通过以下方法降低手指戳伤的风险:
1、做好热身:运动前充分热身,活动手指关节,如做手指的屈伸、环绕等动作,使手指的韧带和关节囊得到充分拉伸,提高其柔韧性和弹性。
2、佩戴护具:选择合适的手指护具,如指套、护指等,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外力,保护手指免受损伤。
3、掌握正确动作:在接球、运球时,注意保持正确的手部姿势,避免手指过度伸展或侧向用力。接球时,手指应自然张开,用手掌和手指共同缓冲球的冲击力。
4、增强手指力量:平时可以进行一些手指力量训练,如握力器练习、抓球练习等,增强手指的肌肉力量和韧带强度,提高手指的抗损伤能力。
总之,打篮球时手指戳到球绝非小事,背后可能隐藏着韧带或关节囊损伤。我们要提高对这种损伤的认识,学会识别症状,掌握科学的处理和康复方法,并做好预防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在享受篮球运动乐趣的同时,保护好自己的手指,让运动更加安全、健康。
(楚利涛 郑州市骨科医院 微创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