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痔疮手术到底有多疼?术后护理指南

2025-05-21 17:3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痔疮作为一种常见肛肠疾病,其手术治疗后的疼痛管理一直是患者关注的焦点。疼痛程度因手术方式、个体差异及术后护理措施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从疼痛机制、疼痛分级、影响因素及科学护理方法四个维度展开科普,帮助患者理性认识疼痛并掌握有效应对策略。

一、疼痛机制:为何术后疼痛如此剧烈?

肛门区域分布着丰富的神经末梢,包括阴部神经分支,对疼痛刺激极为敏感。痔疮手术需切除病变组织或结扎血管,术后创面暴露于肠道环境,需经历炎症反应、肉芽组织增生、上皮化等愈合阶段。此过程中,以下因素共同导致疼痛产生:

机械性刺激:粪便摩擦创面、肛门括约肌痉挛性收缩

化学性刺激:肠液、消化酶对创面的腐蚀作用

炎症反应:术后局部水肿、白细胞浸润释放炎性介质

神经病理性疼痛: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神经损伤导致的灼烧感或电击样痛

二、疼痛分级:如何量化评估疼痛程度?

临床采用多种疼痛评估工具,其中数字评分法(NRS)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应用广泛:

NRS 0-10分:0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

VAS评分:通过10cm直线标记疼痛强度,0cm代表无痛,10cm代表剧痛

根据临床数据,痔疮术后疼痛呈现典型的时间分布特征:

术后12-24小时:麻醉消退后疼痛达峰值,平均NRS评分5-7分

首次排便时:粪便摩擦创面引发疼痛加剧,NRS评分可升至7-8分

术后3-7天:创面渗出减少,疼痛逐渐缓解至3-4分

术后2周后:多数患者疼痛评分降至2分以下

特殊情况需警惕:

痔核脱落期(术后5-7天):结扎线脱落可能引发短暂剧烈疼痛

瘢痕形成期:瘢痕挛缩可能导致肛门狭窄,引发持续性钝痛

三、疼痛影响因素:哪些因素决定疼痛程度?

手术方式选择

传统外剥内扎术:创面较大,疼痛评分较PPH术高1-2分

激光/超声刀手术:热损伤效应可能加重术后炎症反应

胶圈套扎术:适用于内痔,疼痛程度显著低于混合痔手术

个体差异

年龄:青年患者疼痛阈值较低,老年患者常合并糖尿病等神经病变

性别:女性患者对疼痛更敏感,可能与雌激素水平波动相关

心理因素:焦虑症患者疼痛评分较正常人高30%-50%

术后护理质量

排便管理:便秘患者用力排便时疼痛评分增加2-3分

创面感染:感染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延长3-5天

护理依从性:规范坐浴患者疼痛缓解速度提高40%

四、科学护理方案:多维度疼痛管理策略

(一)疼痛控制黄金组合

药物镇痛

术前预防:术前30分钟口服塞来昔布200mg,可降低术中应激反应

多模式镇痛:

基础方案:对乙酰氨基酚500mg q6h + 布洛芬400mg q8h

强化方案:氨酚羟考酮1片 q6h(需评估呼吸功能)

局部用药:奥布卡因凝胶便前10分钟外用,可降低排便疼痛2-3分

物理疗法

冷敷:术后24小时内使用冰袋冷敷15-20分钟/次,可收缩血管减轻肿胀

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每日2次,每次30分钟,可降低疼痛评分30%

中医适宜技术:耳穴压豆(取神门、直肠、肛门穴)可减少镇痛药用量

(二)创面护理核心技术

智能坐浴系统

参数设置:40℃温水坐浴15分钟,每日2-3次

药物添加:

预防感染:0.02%高锰酸钾溶液

促进愈合:康复新液100ml+温水500ml

缓解痉挛:间苯三酚40mg加入坐浴液

新型敷料应用

水胶体敷料:吸收渗液形成凝胶,减少换药疼痛

银离子敷料:持续释放银离子,感染率降低60%

生长因子敷料:含表皮生长因子(EGF),愈合时间缩短2-3天

(三)排便管理专项方案

膳食纤维调控

术后1-3天:特医食品(如菊花假日低聚肽)提供全营养支持,避免排便

术后4-7天:逐步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燕麦、魔芋),每日摄入量达25g

术后1周后:添加不溶性纤维(芹菜、火龙果),保持大便软化

排便辅助技术

体位训练:蹲位排便时脚下垫高20cm,减少直肠角阻力

生物反馈治疗:通过肌电反馈训练肛门括约肌协调性

缓泻剂选择:

渗透性泻剂:聚乙二醇4000散10g qd

润滑性泻剂:开塞露20ml prn(避免频繁使用)

(四)康复期运动处方

早期活动(术后1-3天)

踝泵运动:每小时进行10次,预防深静脉血栓

桥式运动:每日3组,每组10次,增强盆底肌力量

中期康复(术后4-14天)

凯格尔运动:收缩肛门5秒后放松,每日3组,每组20次

慢走训练:每日2次,每次15分钟,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0%-60%

长期预防(术后1个月后)

提肛运动:每日3组,每组持续收缩10分钟

瑜伽练习:猫牛式、婴儿式等体式改善盆底血液循环

五、异常情况识别与处理

患者需密切观察以下危险信号:

疼痛性质改变:从钝痛转为锐痛或搏动性痛,提示可能感染

伴随症状:

发热(体温>38.5℃)

肛门坠胀感持续加重

创面渗血呈鲜红色且量>50ml/24h

处理原则:

立即停止坐浴,保持创面干燥

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防止耐药菌产生

2小时内就诊,完善血常规、CRP及肛门镜检

六、结语

痔疮术后疼痛管理已形成药物、物理、护理、康复四位一体的综合体系。通过精准评估疼痛程度、个体化选择镇痛方案、严格执行护理规范,可使90%以上患者将疼痛控制在可耐受范围。患者需摒弃"忍痛文化",主动参与疼痛管理,与医疗团队建立有效沟通,共同实现快速康复的目标。记住:科学的术后护理不仅是疼痛控制,更是预防复发、提升生活质量的关键环节。

(王红超 河南省汝南县韩庄镇卫生院 外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