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发热知多少”——家长朋友们要给孩子科学退热

2025-06-05 17:4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发热,这一现象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十分常见,它是人体对感染或其他疾病的一种自然反应,宛如免疫系统在与病原体激烈作战时释放出的“信号弹”。但关于发热,存在很多误区,比如:许多家长误以为体温越高意味着病情越严重。因此全面且深入地了解如何科学地帮助孩子退热,是育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技能。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关于发热的基本知识以及科学退热的有效建议。

 一、发热的基本知识

1. 何为发热?当孩子的额头摸起来发烫,小脸泛红,许多父母的第一反应是恐惧。然而,发热本身并非疾病,而是身体对抗感染的一种精密防御机制。正常体温范围因测量部位不同而异:腋温通常在36~37.3℃之间,肛温或耳温则比腋温高约0.5℃。医学上定义发热的标准为:腋温≥37.5℃,或肛温/耳温≥38℃。

2. 发热的原因:发热的成因复杂多样。最常见的是病毒或细菌感染,比如孩子在幼儿园、学校等人群密集的场所,很容易接触到各种病原体而引发感染。另外,疫苗接种后的反应也可能导致孩子发热,这其实是身体免疫系统对疫苗产生反应的正常现象。有时,过度穿衣或者环境温度过高,也会让孩子体温暂时升高。还有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同样可能引起发热症状。家长们要仔细观察孩子近期的行为和用药情况,以便准确判断发热的原因。

3. 发热的类型:依据体温的不同区间,发热可以细致地分为低热(37.5℃ - 38℃)、中度热(38.1℃ - 39℃)、高热(39.1℃ - 41℃)和超高热(41℃以上)。不同类型的发热,孩子的身体反应和应对措施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低热时孩子可能只是稍微有些不适,而高热和超高热就需要家长格外警惕了。

4.识别发热的不同时期:a.体温上升期:表现为手脚冰凉、寒战、起鸡皮疙瘩,感觉冷,可能要求加衣被,适当保暖手脚,忌捂汗;补充温水;退热贴敷额头。b.高温持续期:表现为全身发烫、面部潮红、呼吸心率加快,感觉热,可能烦躁不安。需减少衣物,可温水擦浴;体温>38.5℃考虑药物降温。C.退热期,表现为大量出汗,体温逐渐下降,舒适感增强,口渴。需及时更换汗湿衣物,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二、发热常见的误区

“捂汗退热”:这种做法可能阻碍散热,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甚至诱发高热惊厥。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发热阶段调整衣物——体温上升期保暖手脚,高温持续期减少衣物。

“酒精擦浴降温”:儿童皮肤薄嫩,酒精易被吸收导致中毒,且蒸发过快可能引起寒战,反而升高体温。温水擦浴是更安全的选择。

“发烧会烧坏脑子”:普通发热不会损伤神经系统。家长担心的“烧坏脑子”其实是严重疾病(如脑膜炎)本身导致的神经损伤,发热只是伴随症状。除非体温超过41℃(超高热),一般发热不会造成脑损伤。

“一发烧就用药”:体温未达38.5℃且孩子精神状态好时,过早使用退热药反而抑制免疫反应,延长病程。

“输液退热更快”:静脉输液中没有专门退热成分,普通发热不需输液。过度输液反而增加孩子痛苦和医疗风险。

“交替用药退热快”:交替使用退热药可能导致剂量错误和不良反应增加。一项发表在《儿科学》杂志的研究指出,交替用药组的家长错误给药率高达50%。

三、科学退热的方法

1. 物理降温:温水擦浴:准备一盆适宜温度的温水,浸湿毛巾后拧至半干,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肘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区域。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避免擦拭心前区、腹部和足底,以防不适。退热贴的应用:将退热贴贴在额头或颈部两侧,其凝胶层中的水分蒸发时可吸收局部热量。需注意每4-6小时更换一次,避免长时间使用导致皮肤过敏。保持室内通风:经常打开窗户,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就像给房间换了新鲜的“空气浴”。但要注意避免让孩子直接对着风口吹风,以免孩子身体受到寒冷刺激,加重病情。

2. 药物退热: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 ,≥3月龄适用,肝功能异常者慎用,24小时内不超过4次;布洛芬(如美林) ≥6月龄使用,脱水或呕吐患儿避免使用,作用时间较长。注意:不推荐使用阿司匹林,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注意:腋温≥38.5℃且孩子有明显不适(烦躁、哭闹、拒食)时才需用药;有热性惊厥史的孩子可在38℃时提前用药;严格按照体重计算剂量,使用专用量具(滴管、量杯或注射器),避免用普通汤匙估算;小于3个月的婴儿发热禁用任何退热药,应立即就医;有基础疾病(如肝肾功能不全、哮喘、出血性疾病)的儿童用药前需咨询医生。

3.补充水分:发热时孩子的身体会通过出汗等方式散热,这就导致孩子容易出现脱水的情况。家长可以给孩子适量地喝一些温开水,也可以选择口服补液盐等。同时需科学的安排饮食,因为发热时消化酶活性降低,强迫进食可能加重胃肠道负担。

4. 观察症状:在孩子发热期间,家长要像细心的“小护士”一样,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除了关注体温是否下降,还要留意孩子是否出现呕吐、嗜睡、皮疹、呼吸困难等其他症状。如果孩子出现了这些症状,说明病情可能比较严重,应立即就医。

5. 就医咨询:如果孩子是第一次发热,家长往往会比较紧张和担心,这种情况下最好立即联系医生,听取专业的建议。另外,如果孩子发热伴随有其他严重症状,如抽搐、昏迷等,更要争分夺秒地前往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结语

发热是儿童免疫系统成熟的必经之路。面对孩子发热,家长最有力的武器不是过度干预,而是科学观察与恰当支持。必要时及时就医。通过了解发热的本质,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识别真正的危险信号,您不仅能帮助孩子更舒适地度过发热期,也能在养育路上增添一份从容与智慧。

(姚运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儿童内科六病区)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