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癌症治疗过程中,化疗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手段。但化疗后,患者往往会进入一个特殊的阶段——骨髓抑制期。在这个阶段,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血细胞数量减少,导致免疫力下降、易感染、贫血、出血倾向以及身体衰竭等风险增加。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并照顾处于骨髓抑制期的患者,我们将从“四防”角度,即防感染、防出血、防贫血、防衰竭,来介绍一些简单易懂的护理策略。
一、防感染:守护身体的“隐形盾牌”
化疗后,患者的免疫系统就像被按下了“暂停键”,变得非常脆弱。这时,预防感染就变得尤为重要。
1、保持清洁:患者的居住环境要干净整洁,定期开窗通风,使用空气净化器或紫外线灯消毒。同时,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使用流动水和皂液,特别是在接触食物和上厕所前后。
2、饮食卫生:所有食材都要充分加热,避免生冷食物和未煮熟的肉类。餐具要高温消毒,饮用水要煮沸后饮用。
3、减少探视:为了降低感染风险,要严格控制探视人数,必要时要求探视者佩戴口罩。患者也要减少外出,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
4、口腔与皮肤护理:每日进行口腔清洁,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漱口水漱口。皮肤要保持干燥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浴产品。
二、防出血:小心呵护,避免“红色警报”
骨髓抑制期,患者的血小板数量减少,凝血功能下降,容易出血。因此,防出血护理同样关键。
1、避免碰撞:患者要避免剧烈运动和碰撞,防止外伤。使用软毛牙刷刷牙,避免牙龈出血;使用电动剃须刀刮胡子,防止皮肤损伤。
2、观察身体:定期检查皮肤、鼻腔、牙龈等是否有出血点或瘀斑。一旦发现异常出血,要立即就医。
3、饮食调整:避免坚硬、粗糙的食物,如坚果、骨头等,以免划伤消化道黏膜导致出血。
三、防贫血:补充营养,点亮“生命之光”
贫血是骨髓抑制期的常见症状,患者会感到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为了缓解贫血,可以从饮食入手。
1、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铁、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蛋类、豆类、绿叶蔬菜等。这些食物有助于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
2、避免刺激: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消化道不适,影响营养吸收。
3、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和造血功能的改善。
四、防衰竭:全面照顾,守护“生命之舟”
骨髓抑制期,患者的身体机能下降,容易出现身体衰竭。因此,全面照顾患者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1、定期监测:定期复查血常规,密切关注血细胞数量的变化。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2、心理支持:患者可能会因为病情和治疗而感到焦虑、抑郁。家人和医护人员要给予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3、适量运动: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这些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4、遵循医嘱:严格遵守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不要自行调整治疗方案或停用药物。
结语
骨髓抑制期是化疗后患者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通过做好“四防”守护——防感染、防出血、防贫血、防衰竭,我们可以为患者提供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并照顾处于骨髓抑制期的患者,让他们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齐明珠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