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这一类别涵盖了诸如白血病、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多种疾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提出了诸多挑战。对于血液病患者而言,一个安全、卫生的居家环境对于疾病的稳定和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将从环境清洁、饮食管理、感染防护三个方面,为血液病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一份通俗易懂的实操指南。
一、环境清洁:打造无菌舒适的居家空间
对于血液病患者而言,一个干净、无菌的居家环境能够有效减少感染的风险。以下是一些实用的环境清洁技巧:
1、 保持空气流通:
•定时开窗通风:每天至少开窗通风三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最佳通风时间为上午10点和下午3点,这两个时段空气污染相对较少。
•避免对流风:通风时不要让风直接吹到患者身上,特别是冬季,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雾霾天策略:雾霾天也要定时开窗通风,但可减少开窗时间,并使用加湿器或在暖气上放一盆水,增加空气湿度,让灰尘和微生物沉降。
2、室内布局与装饰:
•简洁装修:避免选择新装修的房间作为患者的居室,新家具和装修材料可能释放有害物质,影响患者健康。
•无宠物、无花草:室内不要养宠物或种植花草,以减少细菌、病毒和过敏原。
•避免地毯:地毯容易藏污纳垢,不利于清洁,因此室内尽量不要铺设地毯。
3、日常清洁与消毒:
•地面与桌面消毒:每日使用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地面、桌面、床铺、门把手等患者频繁接触的区域,消毒15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空气消毒:每日进行一次紫外线照射消毒,照射期间患者需离开房间,照射时长为30分钟。消毒结束后,开窗通风20分钟。
•衣物消毒:患者的衣物要勤洗勤换,使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后再清洗。外出衣物与室内衣物分开挂放,避免交叉感染。
二、饮食管理:均衡营养,助力康复
饮食对于血液病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合理的饮食管理不仅能够提供患者所需的营养,还能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
1、基本原则:
•新鲜卫生:食材要新鲜,烹饪前要彻底清洗干净,避免生食。
•营养均衡: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胆固醇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蔬菜和水果。
•易消化:选择易于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2、化疗期间的饮食调整:
•食欲下降时:提供清淡、易消化、色香味俱佳的食物,如番茄炒蛋、冬瓜豆腐汤等,以刺激食欲。少量多餐,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
•腹泻时:选择低纤维、易消化的食物,如糯米粥、烂面条等,避免加重肠道负担。
•便秘时: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如苹果、香蕉、西芹等,以促进肠道蠕动。
3、饮水与补液:
•保证充足水分:成人每天饮水量最好在2000ml以上,儿童补液量需根据体重计算。不能饮用白开水时,可泡一些果珍或自制鲜榨果汁。
•避免污染:饮用水要煮沸后饮用,避免生水或未经处理的水。
4、特别提示:
•避免剩饭菜:剩饭菜容易滋生细菌,不适合血液病患者食用。
•禁食刺激性食物:如浓茶、咖啡、酒类、甜食、产气饮料等。
•谨慎选择补品:如虫草、人参等大补食品,在化疗期间应禁食,化疗后间隙期可适当补充,但需少量多餐,循序渐进。
三、感染防护:细节决定成败
血液病患者由于白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容易发生感染。因此,做好感染防护至关重要。
1、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饭前便后及接触污物后要及时洗手,使用流动水和皂液,彻底清洁双手。
•口腔护理:坚持早晚刷牙,使用软毛牙刷,动作轻柔以防牙龈出血感染。每次进食后用清水漱口至食物残渣漱净为止。
•鼻腔与会阴护理:定期清洗鼻腔,保持鼻腔湿润;睡前及大便后清洗外阴,保持会阴部清洁。
2、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限制探视:尽量减少亲友探视次数,避免交叉感染。探视者要佩戴口罩,并遵守医院的探视规定。
•避免公共场所:患者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外出,应佩戴口罩做好防护。
•注意气象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感冒。冬季要注意保暖,夏季要避免中暑。
3、五官保护:
•避免挖鼻掏耳:不要随意挖鼻掏耳或剔牙,以免造成损伤继发感染。
•口唇保湿:防止口唇干燥出血感染,可涂食用油或石蜡油保湿。
•多做深呼吸:经常做咳嗽、深呼吸等运动,有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预防肺炎。
4、已发生感染时的处理:
•及时就医:如患者已发生感染,应立即就医进行病原学检查及治疗。
•积极配合:患者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隔离防护:在感染期间,患者要做好自我隔离,避免与家人密切接触,以防交叉感染。
结语
血液病患者的居家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环境清洁、饮食管理、感染防护等多个方面入手。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血液病患者及其家属更好地掌握这些实用技巧,为患者创造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居家环境。同时,也提醒患者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共同战胜疾病。
(齐明珠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