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血脂异常患者,饮食调整要遵循哪些原则?

2023-05-20 12:1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脂肪摄入的"加减乘除"法则

1. 减法:剔除有害脂肪

反式脂肪酸:某快餐连锁店炸鸡的反式脂肪含量可达每日限量的3倍,长期摄入可使冠心病风险增加28%。需严格避免人造奶油、植脂末、代可可脂等成分。

饱和脂肪:动物油脂(如猪油、牛油)中饱和脂肪占比超40%,建议用橄榄油(单不饱和脂肪占73%)替代,可使LDL-C降低10%-15%。

胆固醇:蛋黄、蟹黄等胆固醇密集型食物需限量,健康人群每日300mg,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每日不超过200mg(约1个鸡蛋黄)。

2. 加法:补充优质脂肪

ω-3脂肪酸:每周食用2次深海鱼(三文鱼、沙丁鱼)可使甘油三酯(TG)降低20%-30%。素食者可选择亚麻籽(含α-亚麻酸)或藻油DHA补充剂。

植物甾醇:每日摄入2g植物甾醇(相当于30g核桃+20g杏仁)可阻断肠道胆固醇吸收,使LDL-C降低8%-10%。

磷脂:大豆卵磷脂能促进胆固醇代谢,建议每日摄入25g大豆制品(约100g豆腐)。

二、碳水化合物的"精准选择"策略

1. 优选低GI食物

全谷物(燕麦、糙米)的GI值比精制米面低40%,可显著改善餐后血脂波动。某研究显示,用燕麦替代白米饭3个月,患者TG水平下降19%。

根茎类蔬菜(红薯、山药)富含膳食纤维,建议每日摄入200-300g,替代部分主食。

2. 警惕"隐形糖"

含糖饮料(可乐、果汁饮料)可使TG合成增加35%,建议用淡茶或柠檬水替代。

加工食品(果脯、肉脯)中的添加糖往往超标,购买时需查看配料表,选择无糖或低糖产品。

三、蛋白质的"黄金配比"方案

1. 动物蛋白优选白肉

禽肉(鸡肉、鸭肉)的脂肪含量比红肉(猪肉、牛肉)低50%,去皮食用可进一步减少饱和脂肪摄入。

鱼类(尤其是深海鱼)富含ω-3脂肪酸,建议每周食用2-3次,每次100-150g。

2. 植物蛋白强化摄入

大豆蛋白具有降胆固醇作用,每日摄入25g大豆蛋白(相当于50g干豆或200g豆腐)可使LDL-C降低5%-7%。

坚果类(核桃、杏仁)含不饱和脂肪和膳食纤维,每日10g(约7颗杏仁)可改善血脂谱。

四、膳食纤维的"强化摄入"技巧

1. 可溶性纤维优先

燕麦麸、车前子壳等可溶性纤维能在肠道形成凝胶,结合胆固醇排出体外。每日摄入5-10g可降低LDL-C 5%-15%。

苹果、柑橘等水果中的果胶属于可溶性纤维,建议每日摄入200-300g新鲜水果。

2. 不可溶性纤维辅助

全麦面包、芹菜等富含不可溶性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胆固醇吸收。建议每日摄入20-30g(约500g蔬菜)。

五、特殊情境的饮食调整方案

1.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严格限制胆固醇摄入(每日<200mg),完全避免动物内脏、蛋黄等高胆固醇食物。

增加水溶性纤维摄入,每日不少于25g,可配合使用植物甾醇补充剂。

2. 高甘油三酯血症

严格控制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白面包、糖果),将碳水化合物供能比降至45%以下。

增加ω-3脂肪酸摄入,每日补充1-2g EPA+DHA(相当于100g三文鱼或2粒鱼油胶囊)。

3. 肥胖合并血脂异常

采用"餐盘分割法":1/2非淀粉类蔬菜、1/4优质蛋白、1/4低GI主食,控制总热量摄入。

实施间歇性禁食(如16:8轻断食),可改善胰岛素抵抗,间接降低血脂水平。

六、饮食调整的三大误区警示

完全素食:可能导致ω-6与ω-3脂肪酸比例失衡(理想比例4:1),反而促进炎症反应。

过度节食:每日热量摄入低于1200kcal可能引发代谢紊乱,导致LDL-C反弹性升高。

迷信保健品:鱼油、红曲米等保健品不能替代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结语:血脂异常的饮食调控是场精细的平衡术。通过建立"脂肪优化、碳水精选、蛋白均衡、纤维强化"的饮食模式,配合定期血脂监测(建议每3-6个月检测一次),患者完全可以实现血脂的长期达标。

(周航 内黄县石盘屯乡中心卫生院 内科)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