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这个被称为 “健康隐形杀手” 的疾病,常常在人们毫无防备时袭来。它不仅会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等严重后果,更让人忧心的是其极高的复发率。据临床数据显示,我国脑卒中患者第一年的复发率高达 17.7%,而复发后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更是显著上升。因此,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康复路上最关键的任务之一就是有效预防复发。以下 5 个注意事项,每一条都关乎健康与未来,务必牢记于心。
一、严格管控血压,筑牢防线
血压如同人体内的 “压力阀门”,一旦失控,就可能成为脑卒中复发的 “导火索”。临床研究表明,高血压是脑卒中复发的首要危险因素,收缩压每升高 10mmHg,脑卒中复发风险就会增加 20% 左右。因此,严格管控血压是预防复发的第一道防线。
首先,要定期监测血压。患者应在家中准备一台经过校准的电子血压计,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测量前需安静休息 5-10 分钟,避免情绪波动、剧烈运动和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测量时取坐位,将袖带绑在与心脏同一水平的位置,连续测量 2-3 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并做好记录,以便医生了解血压变化情况。
其次,坚持规范用药。很多患者在血压得到控制后,就自行减药或停药,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高血压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即使血压稳定,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切勿擅自更改。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另外,生活方式的调整对血压控制也至关重要。减少钠盐摄入,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 5 克,同时增加钾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保证每天 7-8 小时的充足睡眠;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每周运动 3-5 次,每次 30 分钟左右,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二、科学调节饮食,吃出健康
“病从口入” 这句话在脑卒中预防中同样适用。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会导致血脂异常、血糖升高、肥胖等问题,进而增加脑卒中复发的风险。因此,科学调节饮食是预防复发的重要环节。
脑卒中患者的饮食应遵循 “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 的原则。减少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如肥肉、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会导致血脂升高,沉积在血管壁上,引发动脉硬化,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鱼类、禽肉、豆制品、牛奶等,这些食物有助于维持血管弹性。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能够降低血脂、改善血管功能。例如,洋葱、大蒜含有前列腺素 A,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苹果、香蕉等水果富含钾元素,有助于调节血压。此外,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避免肥胖。肥胖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体重指数(BMI)每增加 1kg/m²,脑卒中复发风险就会增加 5% 左右。
同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戒烟限酒也不容忽视,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痉挛和动脉硬化;过量饮酒会升高血压,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三、坚持康复训练,重塑功能
脑卒中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应尽早进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不仅能够改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还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脑卒中复发的风险。但康复训练必须科学、适度,避免因不当训练而导致意外发生。
康复训练应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在训练初期,可进行一些简单的肢体活动,如关节屈伸、翻身、坐起等,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随着病情的好转,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难度,如站立、行走、上下楼梯等。
语言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此语言康复训练也必不可少。患者可通过发音练习、朗读、与人交流等方式,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训练时间和强度应根据患者的体力和耐力进行调整,以不出现疲劳和不适为原则。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跌倒等意外发生。如果在训练过程中出现头晕、头痛、心慌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训练,并及时就医。
四、调节心理状态,保持乐观
脑卒中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还会对其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很多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自卑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会影响患者的睡眠和食欲,降低机体免疫力,进而增加脑卒中复发的风险。因此,调节心理状态,保持乐观的心态对预防复发至关重要。
患者要正确认识疾病,了解脑卒中的康复过程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因一时的困难而灰心丧气。家属和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
患者可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参加社交活动等方式,转移注意力,调节情绪。例如,听音乐、绘画、下棋等活动能够放松心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改善心理状态,如散步、太极拳等,能够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使人产生愉悦感。
如果患者的不良情绪较为严重,无法自行调节,应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心理医生会通过心理疏导、药物治疗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心理问题,恢复心理健康。
五、定期复查随访,防患未然
脑卒中患者即使病情稳定,也不能掉以轻心,定期复查随访是预防复发的重要保障。通过复查,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复查的项目主要包括血压、血糖、血脂、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头颅 CT 或磁共振等。具体的复查时间和项目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安排。一般来说,在出院后的第一个月、第三个月、第六个月和第十二个月各进行一次复查,以后每年复查一次。
在复查过程中,患者应主动向医生汇报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用药情况,包括是否出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言语不清等不适症状,以及是否按时服药、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调整治疗方案,如调整降压、降糖、降脂药物的剂量等。
此外,患者还应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观察,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例如,突然出现肢体无力、言语不清、头晕头痛等症状,可能是脑卒中复发的先兆,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争取最佳的治疗时间。
总之,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之路充满了挑战,预防复发是重中之重。严格管控血压、科学调节饮食、坚持康复训练、调节心理状态、定期复查随访,这五个注意事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患者及其家属应提高警惕,将这些注意事项融入日常生活中,用科学的方法守护健康,远离脑卒中的再次侵袭。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提高生活质量,享受美好的人生。
(王秀娟 郏县中医院 康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