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高脂血症的中医调理与饮食建议

2023-05-21 17:1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引言

高脂血症是指血浆中脂质(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水平过高的一种病症。长期高脂血症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疾病的发生风险。中医在调理高脂血症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合理的饮食,能对病情的控制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中医认为,高脂血症多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肝主疏泄,若肝气郁结,则气机不畅,津液代谢失常,易生痰湿;脾主运化,脾虚则运化失职,水湿内停,聚湿生痰,痰浊内阻;肾为先天之本,肾虚则气化不利,水液代谢紊乱,痰湿内蕴,最终导致血脂升高。其病机主要为痰湿、血瘀、气滞等。

三、中医调理方法

(一)中药调理

辨证论治

痰湿内阻型:表现为形体肥胖,肢体困重,头昏沉,胸闷,舌苔厚腻,脉滑。常用方剂如二陈汤加减,以燥湿化痰、理气和中。药物包括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等,可根据症状加减苍术、厚朴等加强燥湿之力。

气血瘀滞型:症见胸胁刺痛,痛有定处,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多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主要药物有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等。

肝肾阴虚型:常见头晕目眩,耳鸣健忘,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可用杞菊地黄丸加减,滋补肝肾。药物如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茱萸、山药、丹皮等。

单味中药

山楂:具有消食化积、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有效降低血脂,尤其擅长消肉食积滞,可单独泡水饮用或制成山楂片食用。

荷叶:有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的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降脂效果。可将荷叶煎汤代茶饮,既能祛暑又能降脂。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对于肝火旺盛、便秘且伴有高脂血症的患者较为适宜。可炒熟后泡水喝。

(二)针灸推拿

针灸:通过针刺特定穴位,可调节人体经络气血的运行,促进新陈代谢,从而达到降脂的目的。常选取的穴位有足三里、三阴交、丰隆、内关、太冲等。例如,足三里是人体的保健要穴,可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气血生化;丰隆穴为化痰要穴,能有效祛除痰湿。

推拿:主要作用于背部的膀胱经、督脉以及腹部的穴位。通过推拿手法,如揉法、按法、推法等,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增强脏腑功能。尤其是按摩腹部,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减少脂质在体内的堆积。

四、饮食建议

(一)控制总热量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活动量等因素,合理控制每日饮食的总热量摄入,避免过度进食导致能量过剩,进而转化为脂肪储存,加重高脂血症。

(二)调整饮食结构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蔬菜(如芹菜、菠菜、西兰花等)、水果(如苹果、香蕉、梨等)、全谷物(如燕麦、糙米、全麦面包等)以及豆类(如黑豆、红豆、绿豆等)。膳食纤维能增加饱腹感,减少其他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同时还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出体内的胆固醇。

控制脂肪摄入:减少动物脂肪(如猪油、牛油等)和油炸食品的摄入,适量摄入不饱和脂肪酸。可选择橄榄油、鱼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有助于降低血脂。鱼类(如三文鱼、鳕鱼、金枪鱼等)富含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是高脂血症患者的理想食物。

适量摄入蛋白质:选择瘦肉(如鸡肉、牛肉、猪肉的瘦肉部分)、鱼类、豆类、蛋类、奶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以满足身体正常代谢的需求,同时避免过多摄入高蛋白食物增加肾脏负担。

控制胆固醇摄入:少吃动物内脏(如肝、肾、脑等)、蟹黄、虾卵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防止血液中胆固醇水平进一步升高。

(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规律进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肠胃功能的稳定。

清淡烹饪:采用清蒸、煮、炖、凉拌等清淡的烹饪方式,避免油炸、油煎、红烧等油腻的烹饪方法,减少油脂的摄入。

控制盐摄入:过量的盐摄入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也可能影响血脂代谢。每天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

五、结论

高脂血症的中医调理与饮食建议相辅相成。通过中医的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方法,结合合理的饮食控制,从整体上调节身体的机能,改善痰湿、血瘀、气滞等病理状态,降低血脂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中医调理方法和饮食方案,并长期坚持,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李梦诗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一病区)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