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骨科大手术后的营养支持与护理,为康复“加油

2023-08-03 12:4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骨科大手术,如关节置换、脊柱手术等,对患者身体而言是一场巨大的挑战。术后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与精心护理,犹如为康复之路注入强劲动力,是帮助患者重拾健康、回归正常生活的关键所在。

一、营养支持:筑牢康复根基

术后初期,患者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新陈代谢加快,营养消耗急剧增加,此时给予充足且适宜的营养至关重要。蛋白质作为身体修复与组织再生的“建筑材料”,应保证优先摄入。优质蛋白来源包括瘦肉、鱼类、蛋类、奶制品及豆类等,它们能助力伤口愈合,促进肌肉修复与生长,防止因长期卧床导致的肌肉萎缩加剧。例如,每天可安排适量的鱼肉羹、鸡蛋羹,既易消化又富含营养。

碳水化合物是能量的主要供给源,充足的能量摄入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运转,保障各项生理功能顺利进行。可选择全谷物面包、米饭、面条等复杂碳水化合物,搭配新鲜蔬果,后者不仅富含维生素、矿物质与膳食纤维,还能增强免疫力、预防便秘。像西兰花、橙子等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能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利于伤口恢复;而苹果、香蕉等水果中的钾元素,对维持心脏正常功能有益。

同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补充钙剂与维生素 D 也十分必要。钙是骨骼愈合不可或缺的元素,牛奶、豆制品是日常补钙良品;维生素 D 则能促进钙吸收,除食物摄取外,还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制剂补充,尤其在阳光照射不足的情况下,以加速骨骼生长修复,促进手术部位尽快愈合。

二、护理要点:全方位呵护康复进程

伤口护理是术后护理的核心环节之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按照医嘱定期换药,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若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以便迅速处理,避免感染扩散影响康复进程。

疼痛管理同样不容忽视。骨科大手术后,患者常承受不同程度疼痛,这不仅影响休息与情绪,还可能限制康复训练的开展。医护人员会评估疼痛程度,合理使用止痛药物,并指导患者通过放松技巧、转移注意力等方法缓解疼痛不适,让患者在相对舒适的状态下积极配合后续治疗与护理。

预防并发症是护理工作的又一重点。长时间卧床易引发压疮,护理人员需协助患者定时翻身,使用气垫床等减压设备,保持皮肤清洁完整;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必要时进行雾化吸入,以预防肺部感染;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肌肉主动收缩与被动按摩,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确保血液循环通畅,为康复创造良好条件。

康复训练贯穿始终,从术后早期简单的肢体活动,如手指、脚趾屈伸,到逐渐增加强度的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再到下床行走练习,每一步都需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护理人员会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并在旁悉心指导,确保动作规范,避免二次损伤,以促进肢体功能尽早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骨科大手术后的营养支持与护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精准的营养供给为身体修复提供物质基础,精心的护理举措则全方位保障患者身心舒适与安全,二者协同发力,助力患者在康复之路上稳步前行,早日重拾健康体魄,拥抱美好生活。

(张丽朋 郑州市中心医院 创伤骨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