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自闭症早期征兆:不看、不指、不应、不说

2025-07-25 17:0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每一个家庭都承载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然而,当新生命降临,一些家庭却面临着难以言说的挑战——自闭症。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简称ASD)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影响着个体的社交互动、语言和非语言交流,以及行为模式。自闭症通常在儿童早期阶段显现,而“不看、不指、不应、不说”这四大早期征兆,是家长们需要格外留意的关键线索。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征兆,旨在提高公众意识,促进早期识别与干预。

一、不看:眼神交流的缺失

想象一下,当你与婴儿对视时,那份纯净而直接的眼神交流仿佛能穿透心灵。但对于自闭症儿童而言,这样的眼神交流往往显得困难重重。他们可能避免与人的直接目光接触,即使面对最亲近的人也是如此。这种“不看”的行为,并非出于害羞或叛逆,而是他们处理社交信息的一种方式。

自闭症儿童可能难以解读眼神中的情感和意图,因此选择回避以减少不适感。家长若发现孩子在多次尝试下仍不愿或不能与人进行眼神交流,尤其是伴随着对人脸表情缺乏兴趣时,应视为一个警示信号。及时记录这些行为,并与专业医疗人员讨论,是开启评估的第一步。

二、不指:手势语言的缺失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指向物体以表达需求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自闭症儿童往往不会或很少使用手指指向来分享兴趣、请求帮助或指示方向。他们可能更倾向于拉大人的手到想要的东西前,或者直接哭闹,而非通过手势沟通。

这种“不指”的行为背后,反映的是自闭症儿童在理解和使用非言语沟通方式上的障碍。家长可以观察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自发使用手势,如指向玩具、食物等,以及是否能理解他人的指向动作。缺乏这些基本的沟通尝试,可能是自闭症的一个早期迹象。

三、不应:对呼唤和指令的无反应

“宝贝,来妈妈这里!”这样的呼唤,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是温馨而自然的回应信号。然而,自闭症儿童可能对这样的呼唤充耳不闻,甚至对直接的名字呼叫也无动于衷。他们并非故意忽视,而是可能在处理声音信息、识别声音来源或理解语言指令上存在困难。

“不应”的表现形式多样,从轻微的不注意细节到完全忽略指令,都可能出现。家长应留意孩子在日常互动中是否经常对呼唤和简单指令无反应,尤其是在排除了听力问题之后。这种持续性的不响应,可能是自闭症的一个重要线索。

四、不说:语言发展的延迟或缺失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但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这座桥可能迟迟未能搭建起来。他们可能很晚才开始说话,或者完全不说话,即使有能力,也可能表现出重复性的言语、语调单一,以及缺乏情感交流的语言使用。

“不说”不仅仅是词汇量的缺乏,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自闭症儿童在理解和使用语言进行社交互动上的根本挑战。家长应注意孩子是否延迟使用单词、短语或句子,是否经常重复他人的话语,以及是否难以参与对话或理解复杂的语言结构。这些表现都是自闭症早期识别的关键指标。

早期识别与干预的重要性

自闭症是一种终身疾病,但早期识别与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儿童的预后。研究表明,越早开始干预,儿童在语言、社交和认知能力上的进步就越大。因此,家长、教育工作者和医疗专业人员之间的紧密合作至关重要。

当家长注意到上述任何一项或多项征兆时,不应自行诊断,而应寻求专业帮助。儿童发展专家、心理学家或儿科医生能够通过全面的评估,包括行为观察、家长访谈和标准化测试,来准确诊断自闭症。

一旦确诊,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将围绕孩子的具体需求展开,可能包括言语治疗、职业治疗、行为疗法以及教育支持。家庭的支持和理解同样不可或缺,家长应积极参与治疗过程,学习如何在家中促进孩子的社交和语言发展。

结语:开启希望之门

自闭症是一场无声的挑战,但它并非不可战胜。通过“不看、不指、不应、不说”这些早期征兆的识别,我们有机会更早地介入,为孩子们铺设一条通往更加光明未来的道路。家长、社会和医疗系统的共同努力,将为自闭症儿童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理解和支持的环境。让我们携手,用爱与知识,解开沉默之谜,为每一个独特的小生命点亮希望之光。

(李蓓蓓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发育行为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