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他汀类药物不能随意停!心血管患者必知的"停药红绿灯"

2023-01-10 08:2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他汀停药的"红灯区":这些情况千万不能停

1. 血脂达标≠可以停药

"我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已经降到1.8mmol/L了,为什么不能停药?"这是临床最常见的误区。

血管里的"隐形炸弹":即使血脂达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仍可能持续进展。停药后LDL-C水平可在4-6周内反弹至治疗前水平,甚至更高。斑块稳定的"守护者":他汀不仅降脂,更能稳定斑块纤维帽。突然停药可能导致斑块破裂,引发心梗或脑梗。权威共识《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25年修订版)》明确指出: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他汀治疗需终身维持,即使LDL-C达标也不能擅自停药。

2. 轻微副作用≠必须停药

"吃他汀后转氨酶升高了一点,是不是要停药?"这是另一个常见困惑。

转氨酶升高:若未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可通过减量、联合保肝药或换用其他他汀处理,无需停药。

肌肉不适:肌酸激酶(CK)未超过正常值4倍时,暂停剧烈运动、增加饮水即可缓解,盲目停药可能因血脂反弹引发更大风险。

处理原则:

出现副作用时,应第一时间联系医生调整方案,而非自行停药。例如,可将阿托伐他汀换为瑞舒伐他汀,或联合使用依折麦布降低剂量。

3. 间歇性服药=无效治疗

"吃一个月停一个月,这样既省钱又减少副作用。"这种想法大错特错。

胆固醇的"报复性反弹":间歇用药会导致LDL-C水平波动,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数据警示:间歇用药组1年内心梗风险增加28%,死亡风险升高36%。

正确做法:设定每日固定服药时间(如睡前),使用药盒分装避免漏服,并通过智能药盒设置提醒。

二、他汀停药的"绿灯区":这些情况可考虑调整

1. 严格评估后的"安全撤药"

仅当满足以下所有条件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尝试减量或停药:

LDL-C长期稳定达标(如<1.4mmol/L且持续≥1年);

无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

通过冠状动脉CTA证实斑块稳定或消退。

撤药流程:需在3个月内逐步减量,同时每4周监测LDL-C,若反弹超过20%需恢复原剂量。

2. 严重副作用的"无奈之举"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必须立即停药并更换方案:

肝损伤:转氨酶>3倍正常值上限,或出现黄疸、腹水等;

肌病:CK>4倍正常值上限,或伴严重肌肉疼痛、酱油色尿;

过敏反应:如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替代方案:

肝损伤:可换用瑞舒伐他汀(经肝脏代谢比例更低);

肌病:可选用匹伐他汀(肌肉毒性最小);

过敏:需彻底停用他汀,改用PCSK9抑制剂或二十碳五烯酸(EPA)。

三、黄灯警示:停药后的"观察期"管理

即使符合停药条件,也需度过3-6个月的"危险观察期":

严密监测:每2周查血脂,每3个月查颈动脉超声;

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每日胆固醇摄入<300mg,增加可溶性纤维(燕麦、豆类);

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快走、游泳);

备用方案:随身携带硝酸甘油,家中备有血脂快速检测仪。

数据支撑:

一项追踪研究显示,停药后坚持上述管理方案的患者,3年内心血管事件复发率从12%降至3.7%。

四、结语:他汀用药的"终身制"原则

他汀类药物不是"止痛药",而是"血管保养剂"。它的疗效体现在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持续保护中,而停药的恶果可能在短期内爆发。记住:他汀用药没有"疗程",只有"终身"。在用药这件事上,请务必遵循"红绿灯"规则——红灯停(擅自停药)、绿灯行(规范用药)、黄灯等(谨慎调整),才能让心脏这条"生命之路"永远畅通。

(张丹丹 河南省人民医院 药学部)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